孔繁毅:合胞病毒流行高峰期殺到 籲60歲以上及高風險群組盡早接種疫苗

多種呼吸道傳染病持續在港爆發,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卻被「低估」,但其實個案數字在過往數週不斷上升,且「殺傷力」不在流感之下。香港大學臨床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指,7月至9月達感染高峰期,呼籲6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士接種RSV疫苗,預防即將來臨的RSV感染高峰期及減低出現重症機會。

香港大學臨床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左)。(港大醫學院提供)
香港大學臨床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左)。(港大醫學院提供)

 

多種呼吸道傳染病持續在港爆發,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卻被「低估」。資料圖片
多種呼吸道傳染病持續在港爆發,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卻被「低估」。資料圖片

 

香港大學臨床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呼籲6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士接種RSV疫苗。資料圖片
香港大學臨床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呼籲6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士接種RSV疫苗。資料圖片

 

孔繁毅指7月至9月達感染高峰期。資料圖片
孔繁毅指7月至9月達感染高峰期。資料圖片

 

糖尿病、心臟病、慢阻肺病、哮喘患者均屬於高危一族。資料圖片
糖尿病、心臟病、慢阻肺病、哮喘患者均屬於高危一族。資料圖片

 

研究顯示,合胞病毒死亡率為11.9%,比起流感的8.8%高。資料圖片
研究顯示,合胞病毒死亡率為11.9%,比起流感的8.8%高。資料圖片

 

糖尿病、心臟病、慢阻肺病、哮喘患者均屬於高危一族

孔繁毅表示,由於RSV感染的早期症狀與傷風感冒相似,很多市民在發病之初,未有多加理會,直至病情漸趨嚴重甚至出現併發症時,在求醫後才驚覺所感染的原來是RSV。孔繁毅指,四大長期病組別包括糖尿病、心臟病、慢阻肺病、哮喘患者,及長者均屬於高危一族。他們感染RSV後出現重症及死亡的機會明顯較其他人高出許多。

孔繁毅指,RSV感染個案一般會在每年3至4月開始明顯上升,7月至9月達感染高峰期。換言之,香港現正處於RSV流行季節,預料個案將持續上升。眾多長期病中,糖尿病是香港最為常見的長期病,多項研究反映,糖尿病患者感染RSV、需住院及出現重症的機會較血糖水平正常人士高,當局及患者應多加關注。

合胞病毒死亡率較流感高 籲早打針預防重症

他指研究顯示,約每10名合胞病毒患者,就有超過1人在感染後60日内死亡,死亡率為11.9%,比起流感的8.8%高;而合胞病毒導致併發症的機會、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機的機會也較流感高。他又希望政府探討應否讓長者或高危人士免費接種。 

孔繁毅及藥劑師蘇曜華強調,高危人士感染 RSV 後有機會出現嚴重病徵及併發症,甚至死亡。二人呼籲當局研究多個國際指引,為高危人士安排接種RSV疫苗,預防即將來臨的RSV感染高峰期及減低出現重症的機會。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