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輸入外勞︱1500人已開工 飛機維修公司:填補技術門檻較低工種

政府於去年7月推出航空業輸入勞工計劃,運輸及物流局回覆《星島》查詢時表示,截至本月中,有近1,500名航空業輸入勞工已到港工作。有引入外勞的飛機維修公司表示,聘請的外勞是填補一些技術門檻較低的工種,強調不會忽略本地人才招聘。有航空業工會表示,現時前線員工與外勞仍出現語言溝通問題,需時磨合。

香港飛機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經理郭翠雯表示,面對人手短缺,該公司亦有參加航空業輸入勞工計劃,聘請外勞以填補一些技術門檻較低的工種,例如一般清潔員或倉務員等。不過她強調,該公司招募重心一直在香港的工程人才市場,「始終期望可以在港請多一些人才,可以通過培訓成為我們的技術維修員及工程師。」

運輸及物流局表示,在今年3至4月進行的第2輪申請中,共批出2,982個配額。資料圖片
運輸及物流局表示,在今年3至4月進行的第2輪申請中,共批出2,982個配額。資料圖片

 

涵蓋所有工種,其中地勤人員批出的配額數目最多,共有1,184份申請獲批。資料圖片
涵蓋所有工種,其中地勤人員批出的配額數目最多,共有1,184份申請獲批。資料圖片

 

預計該輪外勞最快可於下月起陸續到港工作。資料圖片
預計該輪外勞最快可於下月起陸續到港工作。資料圖片

 

截至本月中,有近1,500名航空業輸入勞工已到港工作。資料圖片
截至本月中,有近1,500名航空業輸入勞工已到港工作。資料圖片

 

機場前線員工與外勞的融合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資料圖片
機場前線員工與外勞的融合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資料圖片

 

次輪批近3000配額 地勤最多

運輸及物流局表示,在今年3至4月進行的第2輪申請中,共批出2,982個配額,涵蓋所有工種,其中地勤人員批出的配額數目最多,共有1,184份申請獲批,預計該輪外勞最快可於下月起陸續到港工作。

惟機場前線員工與外勞的融合問題一直備受關注,香港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主席李永富表示,現時雙方仍存在以語言不通為主的問題,「有些本地工友不懂普通話,溝通上有困難;外勞新入行,對行業尤其是術語方面不了解,工作上仍需繼續磨合。」

另外,機場管理局將於本月起向所有合資格申請輸入外勞公司的前線本地員工,提供每人每月最高400元的交通津貼,每月涉及的預算總額約500萬元。李永富指,相關津貼的發放方式與大眾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類似,都是先使用八達通繳付車費,然後再拍卡領取上一個月的補貼,而計劃的車資從上月底開始計算,料首筆津貼最快於本月底發放。

機管局交津須用機場八達通

李永富指出,計劃要求員工使用「機場員工個人八達通」,但不是所有工友都有機場八達通,向港鐵申請大概要一個月時間,所以仍有員工無卡在手,取不到今個月的津貼。他表示,工會已向機管局反映有關情況,獲積極回應,正研究利用其他方法去計算員工的車費,「但技術上比較困難,可能要向相關公司取出勤紀錄,乘搭不同路線的巴士又有分別,仍在研究有沒有其他方案。」

記者:趙克平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