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禁進口26家中國企業產品

美國制裁的中企涉及棉花產品。圖為大型機械採棉機在新疆喀什棉田採收棉花。資料圖片

美國政府16日宣布再將26家中企列入進口黑名單。美國國土安全部表示,這些被列入黑名單的棉花產品生產商的廠址雖然不在新疆,但使用的棉花源於新疆。分析指,這是美國政府為清除供應鏈中存在的新疆棉而展開的持續行動,此前已將65個中國實體列入黑名單。

路透社報道指,上述26家中國公司被最新列入《防止維吾爾人強迫勞動法》實體清單中,美國國土安全部在一個聲明中說,這些棉花產品製造商的廠址不在新疆,但使用了新疆棉。該聲明還說,「這些企業被列入清單將增加透明度,確保供應鏈不包括利用強迫勞動製造的產品」。

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統計,自《防止維吾爾人強迫勞動法》2021年通過以來,華盛頓已經將65個實體列入黑名單,以限制它們的產品進口。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年4月下旬出訪中國前夕,美方公布年度人權報告也再度批評新疆存在強迫勞動等行為。但中國官方否認該指控,稱在新疆設立的是「職業培訓中心」,目的是遏制恐怖主義、分離主義和宗教激進主義。

在宣布制裁26家中企的同時,美國眾議院監督與問責委員會15日舉行聽證會審議多個法案,其中新版《生物安全法案》以壓倒票數通過。該法案將推動美國製藥和醫療保健公司減少對中國研究和製造的依賴,但仍有待眾議院和參議院全體會議表決通過,再由拜登簽署才能成為法律。

路透社報道指,參議院國土安全和政府事務委員會3月曾經批准類似的法案,而眾議院的法案則要求美企在2032年之前終止與中企的合作。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眾議員科默(James Comer)表示,這項法案是在中資公司進一步融入美國經濟之前,保護美國敏感醫療數據免受中方侵害的必要步驟。

法案經修訂後的最新版本將藥明生物列入受關注名單,其他被列入名單的企業包括藥明康德、華大基因、華大智造和Complete Genomics。相關企業已回應表示,反對這種未經正當程序的預設且不合理的定義,法案是基於虛假和誤導性指控,將限制競爭,強調它們不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IMF促美開放貿易

美中關係因科技競爭加劇持續緊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言人發言人科扎克(Julie Kozack)16日表示,美國維持開放的貿易體系對自身更為有利,而不是對中國商品徵收新的懲罰性關稅。

科扎克指拜登14日宣布對華貿易限制,可能會影響貿易和投資、令供應鏈碎片化,並引發報復行動,可能令全球經濟付上高昂代價。她又稱,IMF料2023年全球有3000項貿易限制,高於2019年的1000項。在地緣政治集團嚴重分裂的最壞情況下,可能使全球經濟產出減少約7%,相當日本和德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總和。

科扎克表示,IMF鼓勵美國和中國共同努力找到解決方案,解決加劇兩國貿易緊張的根本問題。 IMF第一副總裁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將於5月26日至29日前往北京,與中國官員會面進行第四條磋商,審視中國的經濟政策。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