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革命耗費驚人考驗巨大

矽谷AI革命吸引投資者和新創企業爭先恐後加入,圖為微軟執行長納德拉5月2日在馬來西亞一場研討會上暢談「AI時代」。

本報訊

人工智能(AI)在矽谷掀起新一波浪潮,但從自3月中旬以來,幾家代表性AI新創企業傳出飽受財務壓力,Inflection AI籌集了15億元,卻幾乎沒有賺到錢,已經結束最初的業務。Stability AI也解僱了員工,並與執行長分道揚鑣。Anthropic正竭力彌補不多的銷售額與巨大的開支之間約18億元的差距。

《紐約時報》指出,矽谷的AI革命正變得明朗,人們為之付出了巨大代價。那些將自己的未來押注於此的科技公司,正忙著尋找如何彌補成本與期盼未來某個時刻獲得的利潤之間的差距。

對於一群備受矚目的新創公司來說,這個問題尤其嚴重,這些企業籌集了數百億元用於開發生成式AI(即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背後的技術)。當中一些人已經意識到,與谷歌、微軟和Meta等巨頭迎頭競爭,將需數十億元資金——但即便如此也可能還不夠。

與AI新創公司合作的資料倉儲和分析公司Databricks的執行長戈德西(Ali Ghodsi)稱:「你已經看到了不祥之兆,無論所做的事情有多酷——它是否具有商業可行性?」

雖然昔日的科技繁榮時期同樣燒掉大量資金,但建構AI的成本令科技業的資深人士更加震驚。iPhone開啟了上一次的技術轉型,當年主要依賴現有組件,開發成本僅數億元。而生成式AI模型的建立和維護成本達到數十億元,同時所需的尖端晶片昂貴且供不應求。並且,每次對AI系統進行查詢的成本,遠高於一次谷歌搜索。

根據追蹤該行業的PitchBook資料,在過去三年中,投資者已向大約2.6萬家AI公司注資共3300億元,比其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資助2萬350家AI公司的金額多出三分之二。

相比之下,獲微軟130億元投資的OpenAI的ChatGPT推出後一炮而紅,開始每月收費20元的高級訂戶業務,並為企業提供使用其技術來構建自家AI服務的方法。兩位熟悉OpenAI業務的人士向《紐時》透露OpenAI去年的收入約為16億元,但不清楚其支出。

科技-三藩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