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贈名冊去年現取消潮 1.5萬人退出按年多13倍 同期25病人未及移植身故

器官捐贈可令病人重獲新生,但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一度出現「退出潮」。醫衞局書面回覆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查詢時,去年累計有36.7萬人在中央名冊登記,當中有近1.5萬人「取消」,較上一年度的1,068人多出近13倍;但同期有近2.6萬宗新登記,亦較前一年多近1倍。 

取消登記量已回復正常

局方強調,在去年5至6月因有不少惡意誤導巿民的言論流傳,導致中央名冊取消登記人數一度「不尋常地大幅增加」,幸經政府加強宣傳後,相關取消量已回復正常,現時每月約有40宗取消。而數據顯示,在2019年、2020年、2021年的全年取消量,亦僅是524宗、730宗和748宗。 

醫衞局指去年5至6月有謠言流傳,導致中央名冊取消登記人數一度「不尋常地大幅增加」。資料圖片
醫衞局指去年5至6月有謠言流傳,導致中央名冊取消登記人數一度「不尋常地大幅增加」。資料圖片

 

另外,器官移植的平均輪候時間亦不斷上升。以腎臟為例,病人由2019年平均等54個月,依次上升至55個月、56個月、56.8個月,至去年更要等足60個月、即差不多要等5年才有機會換腎。輪候換眼角膜者,亦由2019年的11個月,逐步遞增至14.5個月、15.1個月、21.2個月,去年升至31.3個月,即要等逾2年半才有機會重見光明。 

因等候期長,不少病人未及移植便已離世。以輪候肝臟者為例,2019年有14人身故、2020年有11人、2021年有10人、2022年有12人,至去年更多達15人離世;即5年間有62人「等到死」。整體而言,輪候肝、心、肺病人中,有112人在等候期間死亡;單計去年,則有25人在輪候期間身故。 

至於與內地進行恆常化第二層器官移植互助機制時間表,局方指正擬議相關運作細節,包括確立一致的技術層面要求、準則及流程,以確保捐贈器官能「安全、合法、公平、公正」應用,並會繼續為有緊急需要的病人尋求國家協助,相關經驗可作為制定日後恒常化安排的藍本。 

記者 脫芷晴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