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美不少基層民眾均參與聯邦的「醫療補助」(Medicaid)計劃,以為相關開支會由政府承擔,但原來多個州份都有法例,允許部門在使用者去世後,從其遺產中收回成本,導致部分遺屬需要出售使用者名下房產來償還數十萬元債務。反對陣營批評現行做法不近人情,需要改革制度。
美聯社報道,各州在追討「醫療補助」成本方面條文不一,收費標準之間的差異極大,有些州份會允許遺屬保留房屋,避免家人在喪親之後還要流離失所;一些州只收取長期護理費用;另一些則會嘗試收取所有醫療開支,包括醫生診金及藥費等等。在實際數據中,阿拉斯加和亞利桑那州近年只追收數十套住房,但也有個別州份收回數以千計房屋,總值達到數億元,其中紐約州和俄亥俄的追討金額在全國居首,一年內收回逾億醫療成本。
以麻省民眾洛格蘭德(Sandy LoGrande)為例,她表示父親年邁時,自己聽從社區非牟利組織的建議,報名參加了「醫療補助」計劃,不料父親2016年去世後,才發現家中鑄下大錯,州府向他們開出17.7萬元的賬單,並且一度要求家人賣房償還費用,經過兩年法律訴訟後終於和解,當局允許他們保留住宅。
洛格蘭德表示,當年曾向非牟利機構特意諮詢「醫療補助」中住房的問題,對方當時堅稱,除非家屬把老人送進療養院,否則不會有這方面風險,原因是政府向來遵循慣例,審批資格時不會考慮住房,只有申請人年滿55歲,而且需要為了支付長期護理費用而申請補貼,其房產才會列入遺產追討範圍。
根據洛格蘭德的說法,父親加入計劃後,家中每年都收到州府辦公室的「醫療補助」續約通知,直到父親去世接到17.7萬元的賬單,才首次發現各類款項的明細,其中包括癌症治療、藥物成本,以及因為臨終關懷而短暫住院的費用。
據悉包括麻省在內,多個州份會在實報實銷的前提下,向死者家人追討大部分醫療開支,徵收範圍已經超出聯邦僅收取長期照護費用的最低要求。對於這個現象,醫療保險基金會藍十字藍盾(Blue Cross Blue Shield)2月呼籲麻省徹底改革,立法禁止收取聯邦範圍以外的部分。基金會的政策總監豪伊特(Katherine Howitt)表示,此舉只會不成比例地影響基層家庭,導致「貧富差距和跨代貧困永久化」。
而在聯邦眾議院,本月也有議員提案完全廢除這項措施。批評陣營指責現在的政策「殘酷」,而且每年從遺產追討的金額,在「醫療補助」1500億元護理開支中只佔1%,擾民之餘又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