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東亞研究所 研討文化交流與中美關係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昨(28日)就文化交流在中美關係中扮演的重要作用舉行研討會,請來學界和文化界人士回顧中美文化交流的歷史,分析在當下兩國關係走低的情況下,文化交流扮演的更加重要的角色。與會嘉賓表示,中美文化方面的民間交流從早在中美建交之前就已經展開,而近年來在受到貿易戰和疫情影響之後,這種交流已經開始逐漸恢復。

昨日的研討由哥大中國社會政策中心主任高琴主持,請來林肯中心藝術項目高級監製關夢桐、Fordham大學宗教學院教授洪朝輝、 香港大學歷史教授徐國琦、William & Mary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魏美玲(Emily Wilcox)等從戲曲、舞蹈、體育和文化表演等方面闡述文化交流在中國關係中的意義。

洪朝輝聚焦中國京劇大師梅蘭芳1930年代訪美演出,梅蘭芳在包括紐約在內的6個城市18個劇場進行了35場演出。當時1929年大蕭條剛剛開始,梅蘭芳的演出仍然吸引了超過10萬觀眾,其中包括美國副總統、三藩市長等要員。美國35個州的報紙為此寫了超過1000篇報導,其中《紐約時報》一家就寫了44篇報導。洪朝輝總結說,這次文化交流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包括用西方的方式做廣告、用五線譜印製京劇唱段、根據美國觀眾習慣將每場演出限制在2小時內等。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作為大師的梅蘭芳在謙虛與自信中找到了完美平衡。

魏美玲說2001自己第一次去中國時還是哈佛大學的本科生,是作為舞蹈演員去中國進行文化交流演出的。從舞蹈領域來說中國和西方的交流淵源更早,1901清政府外交官員的女兒裕容齡在巴黎學習舞蹈后,回到中國在慈禧太后首肯下成立了舞蹈團。美國的Denishawn舞團1925到1926年就曾去中國演出。在《椰林怒火》、《剛果河在怒吼》等中國1960年代的舞蹈作品中也有對美國民權運動和越南戰爭的展現,即使在冷戰期間也有美國當代舞蹈作品去中國演出。她說今天中美間的舞蹈演出交流更是頻繁,而這些民間交流最終都具有塑造公共觀點的功能。

徐國琦則聚焦中美體育交流的歷史,他說,很多人認為美中當年的乒乓外交是周恩來主導,事實上當時周在文革中已經處於危險境地,主要決定都是毛澤東親自做出的。當時中美雙方領袖同時意識到兩國需要對方,美國總統尼克松需要中國的幫助從越南全身而退并迫使蘇聯重回談判桌。而毛也需要美國來對付蘇聯。才使得毛決定派出中國隊參加1971年3月在日本舉行的乒乓錦標賽,與美國的參賽隊員首次接觸。

1980年1月20日卡特總統呼籲世界杯葛莫斯科奧運,10天後中國總理華國鋒致信卡特說中國將全力支持。中國、日本、西德、美國均未參加那一年的奧運會,中國在這個問題上與美國合作,使中美建交的蜜月得以鞏固。

關夢桐說,中美文化交流去年已經開始恢復,去年費城交響樂團赴中國舉行了紀念其首次赴華演出50年紀念音樂會是一個明顯的標誌。她說,中國加入WTO後推出文化“走出去、引進來”政策,國家提供大量資金鼓勵文化團體來美國演出。相對來說,美國國際演出經費並不豐富,更多是不同的機構向個人提供資助款項,額度也較小,同時外國藝術家來美演出簽證也比較困難。

她引用肯尼迪總統的話「世紀煙塵過去之後,我們不是因戰爭或政治上的勝利或失敗而被後世銘記,而是因我們對人類精神的貢獻」,她說,「文化交流之所以有效是因為這是真正的對話而不是政治。」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專家研討文化交流在中美關係中的作用。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