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訴中環連鎖酒樓2招「掠水」 港男:「菜單都還沒看就花了$120!」網民無奈:酒樓不嬲係咁|Juicy叮

有港男在社交平台,控訴中環一間連鎖酒樓,有2招「掠水」,他入座後還未點菜,「菜單都還沒看就花了$120!」引發熱議。

部分網民查看明細後,無奈表示:「酒樓不嬲係咁!」言論激起更大爭議:「只是習慣了,但不代表合理!」「我都係覺得巧立名目,亂咁收費!」

今次爭議,源於這間連鎖酒樓,以下兩項隱藏收費,詳情如下:

「菜單都還沒看就花了$120!」中環連鎖酒樓被轟以下2招「掠水」:↓↓↓↓

「菜單都還沒看就花了$120!」中環連鎖酒樓被轟以下2招「掠水」:
「菜單都還沒看就花了$120!」中環連鎖酒樓被轟以下2招「掠水」:

 

有港男在小紅書發帖,控訴中環一間連鎖酒樓,有2項隱藏收費。
有港男在小紅書發帖,控訴中環一間連鎖酒樓,有2項隱藏收費。

 

涉事酒樓在中環,屬中檔次的海鮮酒家,全港有4間分店。
涉事酒樓在中環,屬中檔次的海鮮酒家,全港有4間分店。

 

事主在上月(1月)16日,晚上近7點,到該酒樓用膳。
事主在上月(1月)16日,晚上近7點,到該酒樓用膳。

 

他們一行5人
他們一行5人

 

事主叫了多款菜式,如台式三杯雞、咸魚雞粒豆腐煲等。
事主叫了多款菜式,如台式三杯雞、咸魚雞粒豆腐煲等。

 

菜式價格約百多元,他不滿的並非餸菜收費。
菜式價格約百多元,他不滿的並非餸菜收費。

 

港男控訴帖文指:「HK中環海鮮酒樓 還沒開始點菜 就花了$100+」
港男控訴帖文指:「HK中環海鮮酒樓 還沒開始點菜 就花了$100+」

 

他說:「菜單都還沒看到呢,就已經花了$120。」
他說:「菜單都還沒看到呢,就已經花了$120。」

 

他不滿以下兩樣隱藏收費:
他不滿以下兩樣隱藏收費:

 

(一)未入座已有前菜
(一)未入座已有前菜

 

事主指,未入座,桌上已放了一碟花生,和一碟藠頭。
事主指,未入座,桌上已放了一碟花生,和一碟藠頭。

 

事主以為這兩碟無點過的前菜,是免費。
事主以為這兩碟無點過的前菜,是免費。

 

但埋單時,兩碟前菜,以「酸菜」名義收錢,而且是「每位」計算。
但埋單時,兩碟前菜,以「酸菜」名義收錢,而且是「每位」計算。

 

結果一行5人,前菜費收40元。
結果一行5人,前菜費收40元。

 

有眼利網民更指,該碟花生約有20粒,平均1元1粒。
有眼利網民更指,該碟花生約有20粒,平均1元1粒。

 

(二)服務費多2%
(二)服務費多2%

 

一般茶樓「加一」(10%)服務費。
一般茶樓「加一」(10%)服務費。

 

但事主指,這酒樓原來「服務費還要多2個點」,即12%。
但事主指,這酒樓原來「服務費還要多2個點」,即12%。

 

連同這間酒樓「茗茶費」,每位16元。
連同這間酒樓「茗茶費」,每位16元。

 

他們一行5人,未點菜已經花了逾120元。
他們一行5人,未點菜已經花了逾120元。

 

事主慨嘆:「不愧是我大中環核心腹地。」
事主慨嘆:「不愧是我大中環核心腹地。」

 

事主雖不滿隱藏收費,但未有離開,點菜後,將餸菜吃乾淨。
事主雖不滿隱藏收費,但未有離開,點菜後,將餸菜吃乾淨。

 

最後埋單,5人共花費1279元,平均每人255.8元。
最後埋單,5人共花費1279元,平均每人255.8元。

 

逾百網民議論紛紛,言論兩極。
逾百網民議論紛紛,言論兩極。

 

部分網民無奈表示,前菜雖無點,但最後計錢,「酒樓不嬲係咁!」
部分網民無奈表示,前菜雖無點,但最後計錢,「酒樓不嬲係咁!」

 

部分網民則指,不能習非成是,「只是習慣了,但不代表合理!」
部分網民則指,不能習非成是,「只是習慣了,但不代表合理!」

 

網民:「香港這些陋習要檢討了。」
網民:「香港這些陋習要檢討了。」

 

網民:「我都係覺得巧立名目,亂咁收費!」
網民:「我都係覺得巧立名目,亂咁收費!」

 

部分網民亦指該酒樓,多收2%服務費,亦屬少見。
部分網民亦指該酒樓,多收2%服務費,亦屬少見。

 

部分網民甚至表示:「何解香港人,也不在香港本地消費,就是這樣。」
部分網民甚至表示:「何解香港人,也不在香港本地消費,就是這樣。」

 

有網民建議,事主下次剛入座,可要求退前菜。
有網民建議,事主下次剛入座,可要求退前菜。

 

但是,有網民指,前菜是硬性收費,不能退。
但是,有網民指,前菜是硬性收費,不能退。

 

部分網民力撐酒樓,指沒有「掠水」。
部分網民力撐酒樓,指沒有「掠水」。

 

網民指:「酒樓係收呢啲費用。」「不滿意自己開一間。」「去食茶餐廳。」
網民指:「酒樓係收呢啲費用。」「不滿意自己開一間。」「去食茶餐廳。」

 

有網民亦指,中環租金高,服務費多收2%,亦屬合理。
有網民亦指,中環租金高,服務費多收2%,亦屬合理。

 

 

涉事酒樓在中環,屬中檔次的海鮮酒家,目前全港有4間分店,全盛期有6間分店。

逾百網民議論紛紛,言論兩極,斥責酒樓「掠水」的網民,甚至認為:「香港這些陋習要檢討了。」「何解香港人,也不在香港本地消費,就是這樣。」

力撐酒樓沒有「掠水」的網民則指,「很正常的呀。」「酒樓係收呢啲費用。」「不滿意自己開一間。」

雖然不滿隱藏收費,但事主未有離開,每碟更吃得乾淨,「不敢浪費。」他交代了最後埋單的金額,大多數網民認為,撇開入座的隱藏收費,如以人均計算,尚算合理,詳見上列圖輯。

酒樓一些古惑招,不時引發爭議,早前有網民控訴小西灣一間酒樓的員工,懷疑假冒茶客筆跡,加剔點心計錢

一旦被識破,便推說顧客自己劃錯,事主最後靠一招,踢爆呃錢技倆,詳情如下:

小西灣酒樓冒茶客筆跡剔點心 網民一招智破呃錢技倆:↓↓↓↓

小西灣酒樓冒茶客筆跡剔點心 網民一招智破呃錢技倆
小西灣酒樓冒茶客筆跡剔點心 網民一招智破呃錢技倆

 

有網民踢爆小西灣一間酒樓,員工懷疑假冒茶客筆跡,加剔點心計錢。
有網民踢爆小西灣一間酒樓,員工懷疑假冒茶客筆跡,加剔點心計錢。

 

事主發現,多了一碟「藥膳鳳爪」點心。
事主發現,多了一碟「藥膳鳳爪」點心。

 

雖未有剔選,但仍有計錢。
雖未有剔選,但仍有計錢。

 

事主查單時,竟見「藥膳鳳爪」點心,確已剔選。
事主查單時,竟見「藥膳鳳爪」點心,確已剔選。

 

事主最後憑筆跡,證明是被人假冒剔選的。
事主最後憑筆跡,證明是被人假冒剔選的。

 

他指:「圈都圈得唔同,個口上下。」
他指:「圈都圈得唔同,個口上下。」

 

「應該係一個逆時針畫,一個順時針畫。」
「應該係一個逆時針畫,一個順時針畫。」

 

有網民亦分享,在其他酒樓亦遇過同類事件,「呢啲算唔算偽造虛假文書。」
有網民亦分享,在其他酒樓亦遇過同類事件,「呢啲算唔算偽造虛假文書。」

 

網民:「我都成日以為自己畫錯,依家知道真相。」
網民:「我都成日以為自己畫錯,依家知道真相。」

 

有網民獻計,為防止同類假冒,可「買支佢哋無跑色筆」。
有網民獻計,為防止同類假冒,可「買支佢哋無跑色筆」。

 

 

到酒樓飲茶,第一壺茶飲唔飲?原來當中大有學問,有識途老馬列出第一壺茶的一般用途,成為一時熱話:

酒樓飲茶第一壺茶飲唔飲?網民:習慣用嚟XXX↓↓↓↓

酒樓飲茶第一壺茶飲唔飲?網民:習慣用嚟XXX
酒樓飲茶第一壺茶飲唔飲?網民:習慣用嚟XXX

 

有網民在親子王國討論區發文,提到有賣茶葉的朋友,每次到酒樓飲茶時,會倒光第一壺茶。
有網民在親子王國討論區發文,提到有賣茶葉的朋友,每次到酒樓飲茶時,會倒光第一壺茶。

 

他好奇詢問:「其實啲茶葉,係咪真係咁污糟呢?」
他好奇詢問:「其實啲茶葉,係咪真係咁污糟呢?」

 

相關帖文引起熱議,並列出第一壺茶的一般用途,及需要洗茶葉的原因。
相關帖文引起熱議,並列出第一壺茶的一般用途,及需要洗茶葉的原因。

 

不少人表示有洗茶葉的習慣,「係,第一壺啲水不要」、「會!細時同父母去飲茶,佢哋都會咁做!」
不少人表示有洗茶葉的習慣,「係,第一壺啲水不要」、「會!細時同父母去飲茶,佢哋都會咁做!」

 

有人更指酒樓都有此習慣:「我曾經見過,有侍應將第1泡倒1次。」
有人更指酒樓都有此習慣:「我曾經見過,有侍應將第1泡倒1次。」

 

有人表示:「唔係茶樓問題,只要係自己攞茶葉沖都會,屋企都會。」
有人表示:「唔係茶樓問題,只要係自己攞茶葉沖都會,屋企都會。」

 

為什麼第一壺茶不能飲?
為什麼第一壺茶不能飲?

 

有人解釋指,「茶葉好多塵,仲有農藥,頭一壺水唔要,一定要洗下先。」
有人解釋指,「茶葉好多塵,仲有農藥,頭一壺水唔要,一定要洗下先。」

 

但是,有人指不飲第一壺茶,因為「習慣會洗杯碗筷子,會用茶嚟洗。
但是,有人指不飲第一壺茶,因為「習慣會洗杯碗筷子,會用茶嚟洗。

 

該網民解釋:「一嚟,如果佢洗得唔乾淨,茶可以去油,
該網民解釋:「一嚟,如果佢洗得唔乾淨,茶可以去油,

 

二嚟,可以順便唔要第1泡,喺屋企自己沖,都會唔要第1泡。」
二嚟,可以順便唔要第1泡,喺屋企自己沖,都會唔要第1泡。」

 

不少人用「頭浸茶」「洗碗洗筷子」,「一定用來洗碗、洗杯、洗筷子先,多年前學過茶藝,第一泡洗茶杯」。
不少人用「頭浸茶」「洗碗洗筷子」,「一定用來洗碗、洗杯、洗筷子先,多年前學過茶藝,第一泡洗茶杯」。

 

有人更言之鑿鑿:「酒樓訂茶葉,係一堆咁訂返嚟,見過放喺地上半個人咁高,期間有冇鼠蟻、小強就天知」
有人更言之鑿鑿:「酒樓訂茶葉,係一堆咁訂返嚟,見過放喺地上半個人咁高,期間有冇鼠蟻、小強就天知」

 

不過,亦有人表示會飲第一壺茶:「老實講出街食飯一定污糟。」
不過,亦有人表示會飲第一壺茶:「老實講出街食飯一定污糟。」

 

 

酒樓是人生縮影?一名港媽兼職酒樓的女樓面7日,在網上分享遇到的酒樓「飲茶12怪」,各式其式,仿如香港眾生相,引發網民共鳴:

女樓面爆酒樓「飲茶12怪」 如香港眾生相引共鳴:↓↓↓↓

女樓面爆酒樓「飲茶12怪」 如香港眾生相引共鳴
女樓面爆酒樓「飲茶12怪」 如香港眾生相引共鳴

 

一名港媽兼職酒樓的女樓面7日,在小紅書分享遇到以下酒樓「12怪」,各式其式。
一名港媽兼職酒樓的女樓面7日,在小紅書分享遇到以下酒樓「12怪」,各式其式。

 

她說:「做酒樓都挺有趣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
她說:「做酒樓都挺有趣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

 

「有的人不停地說著『唔該』」
「有的人不停地說著『唔該』」

 

「有的人卻頤指氣使」
「有的人卻頤指氣使」

 

「有的人用完餐後的桌面,整潔乾淨
「有的人用完餐後的桌面,整潔乾淨

 

連不小心掉在桌布上的脆渣渣,都要撿起來,放進碟裡」
連不小心掉在桌布上的脆渣渣,都要撿起來,放進碟裡」

 

「有的人用完餐後,那是一片狼藉,
「有的人用完餐後,那是一片狼藉,

 

好像在外面吃飯,不弄得髒亂點,自己就吃了虧」
好像在外面吃飯,不弄得髒亂點,自己就吃了虧」

 

「有的人等餐的時候還在看書」
「有的人等餐的時候還在看書」

 

「有的人在吃飯過程中仍然在用手機打遊戲」
「有的人在吃飯過程中仍然在用手機打遊戲」

 

「有的人聚餐說說笑笑拍照留念」
「有的人聚餐說說笑笑拍照留念」

 

「有的人聚餐各玩各的手機」
「有的人聚餐各玩各的手機」

 

「有兒子推著年邁的父親來飲茶的」
「有兒子推著年邁的父親來飲茶的」

 

「有同學同事朋友一起聚餐的」
「有同學同事朋友一起聚餐的」

 

「有全家一起吃團圓飯的」
「有全家一起吃團圓飯的」

 

「最多的,還是老夫老妻兩口子,一起來喝早茶的」
「最多的,還是老夫老妻兩口子,一起來喝早茶的」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