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最新數據顯示,全國整體癌症死亡率持續下降,自1991年以來實際少了400多萬人病故,但乳癌、前列腺癌和子宮頸癌等6大常見癌症,確診人數持續增加,估計今年將首度突破200萬人,其中大腸癌年輕化趨勢令人憂慮,也成為男性頭號癌症殺手。
綜合CBS、cancer.org及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撰寫報告的ACS高級科學主任西格爾(Rebecca Siegel)表示,由於吸煙人數持續下跌、部分癌症提前檢查奏效,再加上治療方法改善,使得癌症死亡率穩步下降,但國家在預防方面的成績令人失望。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統計報告,每年新增的癌症人數從2003年的120萬人,增加到2023年的接近200萬人,估計2024年將達到200.1萬人。按照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計算,癌症是全美第二大致死病因,僅次於心臟病。
報告表示,癌症患者激增的部分原因是病人趨向年輕化,這與民眾飲食習慣不良、日常久坐不動以及頻繁接觸化學物質等因素有關。整體而言,50至64歲民眾的確診比例,已從1995年的25%上升到2020年的30%。
其中大腸癌年輕化的問題格外令人關注。在50歲以下的群體中,大腸癌致死率在20年前排第4位,現在卻是男性頭號癌症殺手,在女性中也佔據第2位。美國癌症協會專家哈馬爾(Ahmedin Jemal)建議,大腸癌篩檢年齡應從50歲降至45歲。而在50歲以下的女性中,乳癌為頭號癌症殺手。
此外從2012年到2019年間,30至44歲女性的子宮頸癌發病率平均按年增加1.7%,凸顯接種HPV疫苗的重要性。子宮內膜癌的死亡率繼續以每年2%的速度遞增,也是少數死亡率持續上升的癌症之一,其中非裔女性的死亡率為每10萬人中佔了9.1人,相當於為白人的2倍。
報告也顯示,非裔罹患前列腺癌與胃癌的死亡率,以及原住民因肝癌、胃癌、腎癌死亡的比率,也是白人的2倍。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