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已久又惹環保爭議的「三角洲輸送計劃」(Delta Conveyance Project),在州府完成最終環評報告後邁向重要里程碑,但仍有待聯邦審批。
「三角洲輸送計劃」是一條全長45英里、寬36呎的輸水隧道,足以每小時輸送超過1億6100萬加侖水。這條輸水隧道被認為是第二種從蓄水最多的北加州,輸水到南加州高人口大城的方法。
州府表示,新輸水隧道是加州老化設施所必需的升級工程,可保護供水免受地震影響,並在大氣河風暴來襲下收集更多雨水。
但環保團體不以為然,認為隧道從河流抽水的數量多於需要,對瀕危魚類構成傷害。
加州水資源局(DWR) 8日發布最終環評報告,是複雜又漫長的州府監管流程的最後一步。但還不代表計劃準備動工興建,仍得完成聯邦環境評估,取得不同聯邦和州府許可,最快2026年才完成。州府官員尚未交代造價。之前輸水隧道另一版本的估計造價為160億元,州官員明年將公布新造價估計。
州府環評報告完成,反映儘管面對沙加緬度和聖華昆河三角洲社區的強烈反對,州府仍欲完成計劃的承諾。紐森認為,氣候變化正在威脅加州取得潔淨飲用水的能力,警告加州供水量2040年前可能減少10%。加州今年初歷經多場大氣河風暴襲擊,帶來可觀降雨。官員曾稱,若輸水隧道當時已經建成,加州就能收集足夠230萬人一年使用的雨水。
但環保團體批評州府。山脈會(Sierra Club)發聲明指,輸水隧道工程和運作「對三角洲社區和生態系統造成大規模環境破壞」;金門三文魚協會主任阿蒂斯(Scott Artis)更形容這是「滅絕三文魚的計劃」。「三藩市灣守護員」(San Francisco Baykeeper)科學主任羅森菲爾德(Jon Rosenfield)也指,加州目前已將逾半流經中谷河流的水轉移到農場和大城市,威脅本土魚類品種。
州自然資源局長克勞福特(Wade Crowfoot)表示,州府三年來取得超過10億元經費,以環保理由增加河水流動,並擴大魚類等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我們對水源韌性仍堅守承諾,不只為人類,還有我們的自然生態」。美聯社沙加緬度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