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市府堅持蓋帳篷稱可安全暫住

由Terracon Consultants獨立調查的布萊頓公園擬建保暖大帳篷的工地,冗長的800頁環境報告出爐,報告中顯示布萊頓公園的土壤含化學污染,發現了土壤含有汞和其他化學物質包括了砷、鉛、錳、以及用於聚氯乙烯(PVC)的化學物,此外,還發現了高含量的半揮發行郵寄化合物(SVOC)和四種金屬。報告要求工人確保從採石場進口乾淨的石材,並將整個現場的石材壓實到最小厚度為6英寸,石層將須定期檢查和維護。

但芝加哥市府在1日晚發表聲明稱,布萊頓公園的化學污染物質已被清除,認定該地點可以安全暫時居住。從上周三起,施工人員已經開始為即將到來的需求庇護者建蓋一到兩個保暖大帳篷。

此份800頁冗長的技術性環境檢測報告是芝加哥論壇報透過「資訊自由法」取得,並由承包商Terracon Consultants 於1日晚向芝加哥論壇報發布。

環保倡議者在幾周來一直認為該工地是長期工業用地、意味著土壤可能已經受到污染,對人們居住并不安全。儘管如此,芝加哥市長約翰遜政府表示,有信心繼續在38街/加利福利亞大道的布萊頓公園蓋尋求庇護者居住的大帳篷。

約翰遜市長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Terracon 咨詢公司根據針對該特定地點制定的採樣計劃進行了實地調查,隨後指出土壤含汞與其他化學污染物質的含量,聲稱污染物已經通過清除和「工程屏障」(Engineered Barrier )得到解決,並認為由於污染的土壤已經被清除,設置與維護屏障,該地點作為臨時居住地用途是安全的。

報告中也指出,儘管現場存在有毒化學物資,但檢測到的含量在州指導方針範圍內,因此對帳篷營地作為臨時居住者構成的風險很低。

芝加哥市府在周五晚才發布冗長的技術性報告是不尋常的舉動,可能標誌著芝加哥市政希望逃避對難民大帳篷未來的審查。伊州長普瑞兹克政府對報告遲遲不公布也感到沮喪,州長發言人喬丹亞布達耶(Jordan Abudayyeh) 表示,伊州已經多次要求芝加哥市府提供該份報告,但遲遲沒有送出。隨後,他稱州府收到報告,伊州環境保護局將需要進行審查,目前不會發佈任何評論。伊州提供1.6億美元資金的一部分作為專門幫助應對芝加哥不斷增加的尋求庇護者人數。

布萊頓公園 ( 38街/加利福利亞大道)的尋求庇護者大帳篷,預計在12月中開放,預計可以容納2000名需求庇護者居住。

12區區長茱莉亞拉米雷斯(Julia Ramirez) 也發出聲明稱堅決反對布萊頓公園項目,她稱與市長辦公室溝通不良,她周五晚重申她的不滿,再次敦促市府提供有關該工地相關風險的全面信息,以及補救過程。

自2022年8月以來,共有超過23400民尋求庇護者抵達芝加哥,其中大部分來自美國邊境以南,芝加哥的庇護中心與教堂也收容了逾13000名難民。 本報芝加哥訊

爭議不斷、一直被12區區民抗議並强烈反對的布萊頓公園大帳篷,然而芝加哥市府罔顧民意,堅決在38街/加利福利亞大道搭建尋求庇護者的保暖大帳篷繼續施工。

布萊頓公園的居民一直抗議反對蓋大帳篷,並高舉「營地有毒素」的標語牌。

美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