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2023.大埔北︱「舊市鎮」引四黨逐鹿 紫荊黨的「改革示範區」?

區議會選舉12月10日舉行,《星島》精選焦點選區,邀請候選人討論政綱、地區議題等。大埔北是全港直選兩個「六爭二」的選區之一,最受注目是被稱為「海歸派」的紫荊黨首度派人參選。大埔是最早期發展的新市鎮之一,有候選人笑言已成「舊市鎮」,社區老化情況嚴重;吐露港交通擠塞更是老問題,多名候選人表明須透過鐵路規劃等方式解決。

大埔北區約15.7萬人口,選民約9.6萬人,其中60歲以上佔總數超過三分之一。過往大埔區由民主派主導,新選制下「泛民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有候選人明言過去4年區政被政治問題耽誤,未來要追落後。

民建聯候選人胡綽謙。(林劍攝)
民建聯候選人胡綽謙。(林劍攝)

 

「地膽」胡綽謙:區內設施老化嚴重

民建聯胡綽謙是土生土長大埔居民,曾任該黨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及陳克勤的助理,2017年起在社區服務。他稱與大埔區一同成長,有深厚感情,亦深感該區是早期發展的新市鎮,無論整體人口抑或社區設施都老化,特別是王少清診所有需要全面翻新,「都算是『舊市鎮』了」;吐露港公路長期塞車、東鐵綫飽和,對外交通不勝負荷,會極力爭取屯馬綫延伸至十四鄉。

他坦言,新制下選區劃大,需服務半個大埔區,思考的問題更多,亦需處理鄉郊事務,早前世紀暴雨期間,就為鄉事朋友跟進不少水浸等問題。他指民建聯紮根大埔多年,與市民有直接聯繫,工作受街坊讚賞,加上他是大埔「地膽」,優勢無可替代。他又批評,過去四年反對派曾主導議會,耽誤民生工作,例如廣福行車橋計劃原本在2019年已可落實,後來反對派上任後,將方案推倒重來,但花4年重新研究後,無論造價、技術細節都比原方案為差,最後還是要採用原方案,「根本就為反而反」。

新民黨候選人劉文杰。(盧江球攝)
新民黨候選人劉文杰。(盧江球攝)

 

劉文杰:靠紮實服務爭支持

新民黨劉文杰也是另一個「地膽」,自小在大埔長大、讀書,他指區內有大量民生議題,如交通、樹木管理、規劃等,當中交通問題最迫切處理,現時吐露港公路擠塞問題非常明顯,需要擴闊。他指大埔北最大特色是既有新市鎮,也有鄉郊,任何背景的選民都要接觸。劉文杰指,服務大埔區已有5年多,疫情期間受到最大考驗,走訪不同染疫居民,自己曾在工作期間確診,可說曾為抗疫「捐軀」。

劉文杰說,除了紮實地區服務,其最大優勢當數新民黨正副主席葉劉淑儀及黎棟國的支持,兩人都是前高官,從中可學習很多。提到葉太近期因擔任同樂運動會主禮嘉賓,被個別立場保守人士攻擊,劉文杰認為,葉太支持多元、包容、共融,這向來是香港社會的價值,對方亦已拍片澄清坊間誤解,他相信選民的眼睛雪亮,選情亦沒因此受影響。

工聯會候選人吳蔚行。(吳蔚行fb專頁圖片)
工聯會候選人吳蔚行。(吳蔚行fb專頁圖片)

 

吳尉行:老化社區牙科服務供不應求

工聯會吳尉行至今已有12年服務社區經驗,當中在大埔區服務5年。擁有社工資格的他,認為自身優勢在於專業背景,會細心聆聽街坊訴求。談到當區議題,吳尉行指大埔區發展多年,其中富蝶邨自前年起分批入伙,社區設施和交通配套的負荷重,因此會持續督促政府當局盡快設立大埔北綜合服務大樓,以及在邨內設行人通道系統。此外人口和社區設施老化,地區牙科醫療服務貧乏,不少區內老人家都反映難以看牙科醫生,將會繼續監察政府增加地區牙科診所服務名額。

紫荊黨候選人吳振輝。(團隊提供)
紫荊黨候選人吳振輝。(團隊提供)

 

紫荊黨候選人吳振輝。(團隊提供)
紫荊黨候選人吳振輝。(團隊提供)

 

紫荊黨吳振輝:區務「由零開始」 明白劣勢明顯

紫荊黨首度派人參加本港選舉,吳振輝是該黨在區選唯一候選人。他稱會把紫荊黨理念帶到地區,支持全方位改革、突破大埔發展的樽頸位。他認為大埔區人口老化、區內交通配套追不上,都是最迫切議題,日後北部都會區發展後,大埔所需容納的人口會增多,屆時設施只會供不應求,冀政府提前規劃。 

他建議參照將軍澳跨灣大橋的方式,建橋連接大埔市中心和工業邨,緩解區內擠塞。大埔北有6人競逐,包括多個主流政黨,吳振輝坦言「劣勢比較明顯」,但希望透過參選累積實戰經驗。談到地區服務,他坦言只是剛起步,但其過往亦有服務北區同鄉會等,疫情時亦有落區派物資,雖是「空降」,但有信心做好地區服務。

紫荊黨主席曾稱大埔為「井岡山」

吳振輝表示,紫荊黨在地區工作上是「由零開始」,沒什麼資源,競選開支都要精打細算,但他希望透過參選,展示出「我們不一樣」:「始終我們(紫荊黨)是首個提出百年『一國兩制』、全方位改革的政黨,在五光十色的議會中,也需要我們的聲音。」 紫荊黨主席李山日前豪言,不但要推動大埔成為香港改革示範區,該區也是紫荊黨根據地:「(大埔)就是我們的井岡山。我們要在這個地方播下改革的火種!」

吳振輝指,紫荊黨確實與大埔有不少淵源,例如成立後收到第一筆捐款、首次調研,皆來自大埔。他指即使外界形容紫荊黨為「海歸派」,也不影響他們對本港地區事務的關心。

候選人駱小鸞。(團隊提供)
候選人駱小鸞。(團隊提供)

 

葉偉兒的候選人資料簡介。
葉偉兒的候選人資料簡介。

 

「轉區空降」駱小鸞:地區需新氣象

駱小鸞是區內唯一女性候選人,她稱較多關注親子、婦女工作權益等議題、照顧市民的衣食住行、社區治安設施等。她指選區擴大,要多從地區整體規劃思考議題,自身有十多年服務不同地區經驗,亦關注大埔交通配套,以及東鐵綫長期欠缺月台幕門導致墮軌事故頻生等問題。

駱小鸞過往較多服務於葵青區,今屆改到大埔參選,她認為地區需要新氣象。無申報黨派背景的駱小鸞,獲立法會議員陳仲尼、行會成員高永文支持。她稱過去長期在愛國愛港社團工作,曾任多屆分委會委員,工作獲充分肯定。

另一無黨派候選人葉偉兒團隊回覆指未能受訪。

記者:林劍

大埔是全港其中一個老化嚴重的社區。圖為富善邨。(資料圖片)
大埔是全港其中一個老化嚴重的社區。圖為富善邨。(資料圖片)

 

大埔是全港其中一個老化嚴重的社區。圖為富善邨。(資料圖片)
大埔是全港其中一個老化嚴重的社區。圖為富善邨。(資料圖片)

 

吐露港公路擠塞問題,困擾大埔居民多年。(資料圖片)
吐露港公路擠塞問題,困擾大埔居民多年。(資料圖片)

 

吐露港公路擠塞問題,困擾大埔居民多年。(資料圖片)
吐露港公路擠塞問題,困擾大埔居民多年。(資料圖片)

 

吐露港公路擠塞問題,困擾大埔居民多年。(資料圖片)
吐露港公路擠塞問題,困擾大埔居民多年。(資料圖片)

 

區議會選舉各區直選、間選候選人名單,請參考以下連結:https://www.stheadline.com/politics/3282838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