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MH370失蹤案將在北京開庭 律師:很多家屬仍堅持「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航空史上的最大謎團」——馬航MH370航班失聯案件有了新進展。新日,有馬航MH370客機失聯乘客家屬透露,在事件發生近10年後,多名中國失聯乘客家屬接到了法院正式開庭通知。家屬與馬航、波音等公司的航空運輸損害責任糾紛案件將於近日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2014年3月8日,載有239人(其中中國大陸人士153人,台灣1人)的MH370航班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途中失聯。2015年1月29日,馬來西亞民航局宣佈,馬航MH370航班失事,並推定機上23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馬來西亞傳媒刊登MH370航班的乘客資料。
馬來西亞傳媒刊登MH370航班的乘客資料。

 

MH370家屬至今仍未放棄找尋失蹤親人。
MH370家屬至今仍未放棄找尋失蹤親人。

 

留尼汪島發現的疑似馬航MH370殘骸。REUTERS
留尼汪島發現的疑似馬航MH370殘骸。REUTERS

 

MH370碎片長約2公尺,表面呈白色。AFP
MH370碎片長約2公尺,表面呈白色。AFP

 

MH370失蹤至今己約10年。資料圖片
MH370失蹤至今己約10年。資料圖片

 

馬航MH370失蹤己約10年,至今仍未找到客機下落。資料圖片
馬航MH370失蹤己約10年,至今仍未找到客機下落。資料圖片

 

中新社報導,11月17日中午,有馬航MH370客機失聯乘客家屬透露,多名中國失聯乘客家屬接到了法院正式開庭通知。馬航部分家屬原告代理律師張起淮表示,馬航案被告方共有五家公司:第一方是改組前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第二方是改組後的新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第三方是飛機製造商美國波音公司,第四方是飛機發動機製造公司英國勞斯萊斯(Rolls Royce)公司,最後一方是為馬航承保的德國安聯保險集團。

張起淮表示,因一直搜尋不到馬航MH370的蹤影,無法確定失聯的具體原因,責任也難以明確。在缺乏確切信息的情況下,為了追究責任,很多可能造成失聯的公司主體都應被列為被告方,一些潛在責任方也都應被納入追責範圍。

張起淮稱,他曾出席美國和馬來西亞的法庭參與訴訟。在美國法院,訴訟主要圍繞飛機產品的質量問題展開。然而,美國法院最終未能明確責任的實體為哪一方,最終採取了一切責任不予成立的裁定。

在馬來西亞法院,訴訟著重探討責任和事故原因。然而,馬來西亞法院只對本國公民家屬做出了裁決,而中國家屬幾乎沒有獲得判決。

由於這兩個國家在處理這一複雜案件上對中國家屬的維權存在一定阻力,訴訟的焦點就再次回到了中國法院。部分家屬坦言,他們把希望更多寄託在中國法院,期望能夠在此次開庭得到賠償解決方案。

張起淮說,在9年多的時間內,法院積極地推動雙方和解,家屬與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及保險公司等相關方和解的佔了一大半。但依舊有少數家屬「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堅持到今天還在訴訟。目前,想要找到失去親人,依然是家屬們未完成的心願。

即時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