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全年進口4億隻日本蛋 成第二大進口地 日圓貶值令售價趨「貼地 」

日本雞蛋備受香港人追捧,今年已超越美國及泰國,成為香港第二大雞蛋進口國。本報記者深入日本養雞場及雞蛋處理工場,一窺日本蛋越洋來港過程。有香港的日本蛋進口商稱,由於日圓貶值,加上進口量增加,進口日本蛋的零售價已趨「貼地」,有信心未來市佔率可達20%以上。

香港統計處數據顯示,本港的日本蛋進口近10年來,都有顯著升幅,由2012年的約1000萬隻,增加至去年的超過4億隻,佔本港進口蛋約10%,僅次於內地,更佔日本蛋總出口量的逾九成。有日本蛋商看準商機,投資雞蛋處理工場。位於山口縣的柳井GP中心,一日處理40萬隻雞蛋,並近100%出口至香港。

直擊日本雞蛋處理工場:

 

 

 

 

 

專營日本食品入口、其獨家代理品牌包括咖啡UCC、雞蛋「新紀元卵」等的本港進口商味珍味(香港)副總經理崔燿昌表示,該公司15年前已開始引入日本蛋,當時進口量近乎零,由於量少導致物流營運成本高,因此初期日本蛋的零售價非常高昂。他指出,受惠日圓貶值,加上市場接受程度增加,令進口量大增,「由開初一個月返一次貨,每次入口幾十箱,而家係每星期都有貨到港,而且係一(貨)櫃櫃咁返。」物流成本得以降低,令零售價更「貼地」。

崔燿昌相信日本蛋的進口量將繼續穩步增長,有信心能佔本港進口蛋超過20%。
崔燿昌相信日本蛋的進口量將繼續穩步增長,有信心能佔本港進口蛋超過20%。

 

隨着零售價更有競爭力,加上質量有保證,他相信日本蛋的進口量將繼續穩步增長,有信心能佔本港進口蛋超過20%,較現時增加1倍。不過,此目標何時達成,要視乎每年冬天禽流感的情況,若續爆發嚴重禽流感,未能確保供應量,遑論增加進口量。

每年11月至翌年2月,是禽流感爆發高峰期,而日本去年則爆發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禽流感令香港一度出現「蛋荒」。柳井GP中心支店長上野表示,為應對分散禽流感風險,公司與不同縣份的農場合作,現時合作雞農分布日本山口、島根、鳥取及廣島。此外,亦會確保雞舍的衛生符合標準,例如要採取密封式設計,沒有窗戶,防止野鳥、帶來病毒。

料貴蛋價維持最少1年

崔燿昌表示,雖然旗下合作農場沒有出現禽流感,但為保日本國內雞蛋供應,部分原本出口到香港的雞蛋,優先轉為內銷,令整體香港供應下跌,最嚴重的時候,日本雞蛋進口量減少50%,價格亦急升。據JA全農價格指引,當時日本蛋本土批發價每公斤達350日圓,較禽流感爆發前升近一倍。

Freds日本雞蛋。
Freds日本雞蛋。

 

他指出,隨着禽流感遭撲滅,現時日本蛋供應回升,價格亦相應回落。8月時,該公司旗下進口雞蛋已恢復至禽流感爆發前的九成,零售價亦相應調低。今年以來,香港總日本蛋每月進口量超過2000萬隻。他相信,即使明年禽流感受控,價錢要恢復去年水平,仍最少要12至18個時間。

相關文章:

日本蛋迷思:啡蛋白蛋有咩分別?為何蛋黃顏色會不同?

日本雞農廢物利用 糞便變「黃金」 銷往東南亞作肥料


星島X理大攜手推動永續發展 「ESG認證計劃暨嘉許禮」2023  把握報名機會 https://bit.ly/45kDhn5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