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地球 祈盼人類知行合一

這個地球,自古以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河清海晏,確實遙遠。不論喊了多少動人的口號,也無論擺出了多少理論與宏圖,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從未消停。拯救地球,絕對不能光靠祈禱,全世界善良的人,必須聯合起來,行動起來,才有希望。近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聯合國總部向各國記者表示,世界需要的是行動!193個會員國齊聚聯合國的活動是「獨一無二的時刻」,既要評估世界局勢,又要為共同利益而採取行動。現在不是冷漠或優柔寡斷的時候,現在是時候齊心協力,尋求真正的、可行的解決方案了。

回眸歷史,目不忍睹。無數古代文獻記載,在蒙古帝國的擴張過程中,無數的古代文明遭到徹底毀滅,無數個城池被夷為平地,根據專家估計,在蒙古帝國對西方的擴張過程中有2000萬人被屠殺;在蒙古入侵以前,中國地區人口約有一億四千多萬,甚至更多,而到1279年僅剩七千餘萬人,整個亞洲的人口分布亦發生重大變化。現代史上,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天災方面,1918年3月4日,位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發生流感,接著中國、西班牙、英國都發生流感。當時症狀只有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慾不振。但到了1918年秋季則在全球爆發,至1920年春季,在全世界造成約10億人感染,近4000萬人死亡。因為當時西班牙有800萬人感染了流感,甚至連西班牙國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瘟疫第三次大流行始於19世紀末,1894年鼠疫突然爆發,1855年中國雲南首先發生了大型鼠疫,1894年在廣東爆發,並傳至香港,經過航海交通,最終散布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陸,在中國便導致約300萬人死亡,印度約有900萬人死亡。此次全球大流行一直維持至1959年,全球死亡人數少於250人方才正式結束。

據媒體消息,9月14日,美聯社援引利比亞紅新月會秘書長瑪麗.埃爾德雷斯的話報道稱,利比亞德爾納洪災遇難者人數達到11300人,另有約10100人失蹤。據阿拉比亞電視台14日報道,德爾納當地應急和急救中心當天宣布,將德爾納市的緊急狀態提高到最高級別。為疏散居民,該市將限制為只有救援隊才能進入。德爾納當地紅新月會媒體中心負責人薩利姆.納斯表示,有大量失蹤人員被埋在泥漿、廢墟中或者被沖入大海。

古特雷斯指出,人們正在向他們的領導人尋求擺脫困境的出路。然而,面對這一切危機,地緣政治分歧正在削弱我們應對挑戰的能力。「一個多極世界正在崛起。多極化可以是平衡的因素,但也可能導致緊張局勢升級、分裂等更糟糕的情況。」他認為,烏克蘭戰爭確實是地緣政治分歧加劇的關鍵因素。因此,符合《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的烏克蘭和平解決方案——對於減輕地緣政治分歧非常重要。但這些地緣政治分歧還有其他方面。聯合國最擔心的是世界「大分裂」的風險。

因此,為了穩固這一複雜的新世界秩序,為了讓多極世界團結起來,世界需要強大、經過改革的多邊機構,這些機構要以《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為基礎。今天的多邊機構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創立的,反映了當時的權力和經濟動態,已經過時,必須通過改革使之成為真正的普遍性機構,更加公平、公正,更加符合當今世界的實際情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如果我們將世界分裂成不同的經濟體、不同的經濟體系、不同的貿易體制、不同的金融機構,那麼全球的損失將約為7萬億美元。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