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給我的啟示

上文講到鄰居的孩子們籌募「差旅費」的事。因為沒有多少人會常備現金,所以我猜他們籌款失敗的可能性居多。

  但是那些籌款失敗的青少年會檢討自己的籌款方式,也許下一次他們會在每家每戶的門口塞進一封籌款信,要求鄰居提前準備好現金。這沒甚麼可以奇怪的,他們會盡他們最大的努力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所以,我見過很小的孩子挨家挨戶去拍門,問鄰居要不要剷雪、剪草、洗車或者放狗。他們會在這種「賺錢」的過程中慢慢成熟,享受為自己的欲望埋單的快樂,並且學會為自己的所需所求承擔責任。

  作為一個香港人,這種文化差異給了我極大的衝擊。我所熟悉的香港中產,他們的孩子被工人帶大,連自己的書包都由工人揹。想要甚麼,隨時向父母攤大手板。去旅行當然不用自己籌募「差旅費」,從小習慣了跟父母到處飛。順便提一句,北美洲的家長如果自己坐商務或者頭等,孩子很可能坐經濟艙,並且為了這張機票,也許得在自家門前剷半年雪。

  香港的家長不鼓勵孩子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中產如是,貧困家庭亦然。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批評貧富不均的社會現象,並提出疑問,為甚麼有錢人家的孩子暑假可以參加各種補習班、興趣班,甚至去澳洲飛行學校學習飛機駕駛,窮人的孩子只能留在家中?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以及提出問題的角度,跟北美洲人有很大的分別。

  加拿大雖是福利國家,但每個人都很清楚,甚麼是必需品、甚麼是奢侈品,以及中間的界線。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