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公司與美心合作 建全港首個轉廢為能設施 每年減碳近800噸

為應對氣候變化危機,碳減排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大勢。煤氣公司(0003)全港首個聯廠減碳項目已落成啟用,設施把生產燃氣過程中產生的餘熱,轉移到毗鄰美心食品廠,代替電力支援大型抽濕機運作,預計每年可為毗鄰食品廠減少約800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等於種植超過34,000棵樹木。

位於大埔創新園的煤氣公司廠房,最近新增一組長達356米的管道,貫通廠內四組燃氣生產爐,經過「熱交換器」,延伸到毗鄰美心食品廠。

煤氣公司生產維修及發展總經理伍杏偉解釋,煤氣公司輸出的餘熱接近攝氏100度,食品廠透過熱交換器和水管接收熱能,經過抽濕機後,水溫會降至約70度,這些「冷水」會回流往熱交換器,再與煤氣廠房的高溫管道接觸,重新加熱至90多度,周而復始進行抽濕。

透過兩廠之間的熱交換器,煤氣公司把收集得到的製氣餘熱,輸送到美心食品廠。
透過兩廠之間的熱交換器,煤氣公司把收集得到的製氣餘熱,輸送到美心食品廠。

 

要實現聯廠餘熱回收,在工程技術上須克服不少困難。伍杏偉表示,由於美心食品廠全天候使用抽濕機,以確保室內濕度穩定,保持產品的最高品質及食品安全,而煤氣公司的燃氣和餘熱產量,則會隨一天內用戶需求改變而波動,如何做到24小時供應穩定熱量,是關鍵的課題。

煤氣廠的餘熱輸送至藍色的「熱交換器」,熱能通過連接喉管輸送往食品廠作抽濕之用。
煤氣廠的餘熱輸送至藍色的「熱交換器」,熱能通過連接喉管輸送往食品廠作抽濕之用。

 

聯廠轉廢為能 香港首例

伍杏偉指,由於今次轉廢為能工程在香港從無先例,有關方案由設計至建造,並與食品廠合作,花了3年時間,測試成功並落實推行。

透過聯廠的轉廢為能方案,煤氣公司一方面可減少用於冷卻燃氣生產爐組的用水,另一方面,美心食品廠可利用餘熱代替電力進行抽濕,在節能減排和降低成本上,均達到雙贏局面。

煤氣公司生產維修及發展總經理伍杏偉指,今次轉廢為能工程方案由設計至建造,以至測試成功,花了3年時間。
煤氣公司生產維修及發展總經理伍杏偉指,今次轉廢為能工程方案由設計至建造,以至測試成功,花了3年時間。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