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邦高院近日裁定哈佛大學和北卡大學考慮種族因素的招生政策違憲,大學不能將種族作為大學招生一個因素。不少亞裔學生在裁決結果出爐後對於大學申請過程很警惕,還有一些亞裔學生則認為大學招生政策將幾乎不會有明顯改變。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20多位亞裔學生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對於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不管對於大學平權招生持有何看法,高院的裁決都不太可能打消他們對於大學招生公平的疑慮。
在規模龐大且多樣化的亞裔社區,對於大學平權招生政策的看法極為廣泛。皮尤研究中心最近一項調查結果就反映出亞裔的矛盾心理。僅有一半聽說過平權招生的亞裔說這是一件好事,3/4受訪亞裔則稱種族或族裔不應成為大學招生決定一個因素。
有維吾爾裔族血統的哈佛大二學生亞辛(Kawsar Yasin)認為高院的裁決令人心痛,而來自印度裔移民家庭的女生杜拉西尼(Divya Tulsiani)則認為裁決不會帶來任何公平競爭的環境,只會起相反的作用。
一些亞裔學生則從高院的裁決中找到了希望,馬里蘭州高二台裔學生傑森·李(Jayson Lee)說,之前對自己的種族將成為大學招生一個因素感到擔心,但如果大學執行高院新做出的裁決,那 這對每一個種族將會是更好和更均衡的。
還有一些亞裔學生的心情則更加複雜。喬治亞州一所公立中學高二韓裔學生杰奎琳·管(Jacqueline Kwun)說,當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她天生聰明時,她就感受到刻板印象的刺痛,即便如此,她認為高院的裁決是錯誤的,她發問道為何要叫停整個事情呢,「你應該設法設法找到一種同時令你自己和其他人都高興的辦法,因此這是一個雙贏而不是輸贏的局面。」
跟在高院案件中佔主導地位的敘述相反,某些亞裔學生相信他們已從平權招生政策中獲得了好處,在法院上已被採納的證據顯示哈佛大學有時候偏愛某些亞裔申請者而不喜歡其他族裔的申請者。
來自於南加州卡瑪里奧(Camarillo)的哈佛大二越華裔學生Hans Bach-Nguyen說,他確實相信自己是受益人,並稱對於被認可為高等教育中一個代表性不足少數族裔的一員感到很高興。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