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浩湖社區領導人早前公布一份長達126頁的文件,旨在糾正太浩湖日益依賴旅遊業的經濟狀況,解決盆地環境惡化的隱憂,以消除當地人普遍認為太浩湖「走錯了路」的憂慮。
鑒於新冠疫情實際上加劇了該區租客和勞工階層的社會經濟壓力,過去三年來,圍繞「過度旅遊」、勞動力住房可負擔能力和環境問題的討論,一直在太浩地區醞釀。
這一倡議獲得了17個重要組織簽署成為一項協議,其中地方政府、土地管理機構、非牟利組織和旅遊局,將創建一個特別的「目的地管理」委員會,負責想辦法「更好地管理戶外娛樂和旅遊,確保當地標誌性的自然財富及其社區的可持續性和保護」。
太浩基金的執行長貝里(Amy Berry)說:「這個計劃的核心是為了照顧太浩湖居民的後代。隨著整個地區將該戰略付諸行動,我們能夠為太浩湖的環境建立一個可持續的未來,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
每年約有1500萬人次訪問太浩湖。自疫情爆發以來,源源不斷的遊客和新購房者湧入該盆地。許多居民認為這讓生活變得更糟了。「交通擁堵、停車違規、環境影響、海灘和步行道上的垃圾,以及餐館排長隊和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將當地人的不愉快推到了臨界點。」該文件寫道,「出現了採取緊急行動的需求」。
該計劃指出,太浩湖的經濟過度依賴旅遊業。根據太浩繁榮中心的數據,2010年該行業佔太浩湖經濟總產出的40%;到2020年,旅遊業上升到62%。
但在過去的幾年,由於山火、煙霧彌漫的空氣和疫情造成的停頓,該行業已拉起警報。
規劃文件稱「必須培育和塑造旅遊業,以支持其社區、遊客、企業、自然環境和文化的福祉」。
為此,該聯盟制定了32個行動項目。
而且計劃強調了與當地印第安原住民Washoe部落合作實現目標的重要性,包括「將該地區的生命從湖中流淌出來的信念」融入委員會的宣傳材料。
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