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心理改變購物模式 消費者轉而買商店品牌

儘管美國經濟尚未陷入衰退,但在預期可能的心理壓力,加上高通脹持續影響,消費者被迫制定省錢策略,許多人重新思考購物方式,光顧多家商店購買特價商品,並且轉向成本較低的商店品牌。

《洛杉磯時報》報道,住在洛杉磯市中心的幼兒園老闆勒克特(Betty Luckett)外出購物總是精打細算,以控制業務運營成本。

55歲的她坦言,過去沒有那麼嚴格地控管成本,但幼兒園預算在過去一年內增加不少,導致她必須調漲學費,以應對不斷上漲的開支和員工工資上漲。

她常去在倉庫式連鎖店「Smart & Final」購物,在那可買到便宜的水果、餅乾零食、蔬菜罐頭、紙巾和手套等散裝商品。

市場分析公司「NielsenIQ」最新數據顯示,包裝消費品過去一年內的平均通貨膨脹率達百分之11,許多購物者已達到臨界點,一些人正在更換超市或避開價格更高的名牌商品,另一些人則開始重新分配花錢。

荷里活24歲居民詹姆斯(Zoey James)是一名精打細算的購物者和市政府僱員,她削減使用一些較昂貴的商品,例如新鮮水果,藉此降低雜貨成本。

她還開始在以肉類為主的菜餚中加入更多米飯,步行到鄰近的「Trader Joe’s」商店購買大部分雜貨。

「NielsenIQ」艾利森(Carman Allison)表示,消費者正使用多管齊下的方法來維持生計。

百分之35 的受訪者赴雜貨店只會購買必需品,該數字自去年10月以來上升了三個百分點;百分之31的受訪者購買更便宜的替代品;百分之38的受訪者則選擇商店品牌產品來降低成本。

艾利森指出,在寵物護理和乳製品等高通脹推動下,商店自有品牌受歡迎程度逐季上升。

自有品牌或商店品牌是指專門替零售商製造的產品,多數售價低於同類知名大廠。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副總裁路易斯(Chedly Louis)表示,消費者越常購買自有品牌商品,並且更頻繁地使用信用卡購物。

許多經濟學家預測經濟衰退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其他專家和政治家則預測經濟將會軟著陸。

折扣雜貨店受益於當前氛圍,吸引更多不同收入水平的新客戶,大家目的都是為了削減成本。

沃爾瑪高管上個月曾表示,2023年第一季度的雜貨銷售額有所上升,部分歸因於更富有的新購物者湧入。該超市第一季度的收入達1523億元,超乎預期。

以打折名牌雜貨聞名的連鎖商店「Grocery Outlet」第一季度也出現類似增長趨勢,調查數據顯示,該店湧入越來越多平均收入更高的顧客,許多人正在改變購物行為。

然而,並非所有專家都認為這些趨勢意味著消費者真的在減少開支。總部位於洛杉磯的諮詢公司「Beacon Economics」創始合夥人索恩伯格(Christopher Thornberg)說:「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談論生活水平下降的時代,但數據卻顯示實際增長和消費者支出正在持續。」

部分消費者開始改變花錢方式和地點。儘管消費者支出增加並不一定會導致相應購買量激增,但隨著通貨膨脹影響削弱消費能力,消費者表現出非凡韌性。美國零售支出在歷經連續兩個月下降後,4月時出現反彈。

索恩伯格表示, 幾年前商品支出激增,很大程度上是因疫情而關閉全部服務,如今則看到強勁反彈。

美國人如今外出就餐上花費上比食品雜貨還多。美國人口普查局月度零售數據顯示,4月餐廳和酒吧消費比12個月前增長百分之9.4,與四年前相比,餐廳支出則增長約百分之40。

詹姆斯表示,若能將剩菜分成兩餐或三餐,即外出用餐與在家做飯成本幾乎相等,因此,她更傾向從提供豐盛份量的亞洲餐館點菜,很難將一個三明治分成兩頓飯。

由於食品和勞動力成本上漲,外賣和雜貨價格均在攀升,但前者可能有優惠券,或者可分成多餐。

30歲的貝洛(Isabel Bello)是一名銷售和運營協調員,她和男友在家做飯和外出就餐間的比例各為一半,「Uber Eats」最近向她發送幾次促銷活動,甚至提供高達百分之40 的訂單折扣。

當她去雜貨店購物時,會去多家商店比價購買特價商品。

幼兒園老闆勒克特和丈夫是素食主義者,大部分時間在家做飯,每週只會外出用餐一次。

當談及雜貨預算時,她說:「每週支出為一百至120元,很難想像養活一家四口是什麼感覺。」洛杉磯訊

購物者在長堤的「Von’s」雜貨店挑選農產品。 洛杉磯時報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