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亞太裔傳統月 長青墓園5/21辦導覽活動

在紐約市公園局護林員的導覽下參觀長青墓園,慶祝亞太裔傳統月的到來。漫步於優美的景色與建築中,探索公墓與紐約亞裔之間的淵源,了解長眠於墓園的重要亞裔人物的生平及他們所領導的運動。

追溯長青墓園的中國傳統
長青墓園具有悠久的包容傳統,許多來自不同國家和族裔的紐約人都安葬於此。墓園始建於1849年,與華人社區之間建立的密切聯繫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墓園的建立之初,並形成了延續至今的傳統。長青墓園是紐約市區第一座安葬華人的墓地,許多華人後裔也長眠於此。佔地225英畝的墓園中有多個易於識別的族裔墓區。這些墓區中最大和最明顯的是華人墓葬區,例如天山(Celestial Hill)1號區和2號區、燈塔山(Beacon Hill)3號區和8號區、Peniel區、光輝台(Kwong Fai Toi)、永樂(Wing Lok)、Gibron、展望山(Prospect Hill)和橄欖山(Mount of Olives)。

根據史料,第一批華人移民是商船海員,第一個埋葬在紐約的華人據信是一名水手,名叫舒約翰(John Shu,音譯),他於1853年被安葬在長青墓園的海員園(Seaman’s Grounds)。這是長青墓園第一塊集體墓地,埋葬有來自多個民族和種族的貧困的商船水手。隨後,越來越多的華人在此長眠,這反映了從1850年代開始華人移民美國的模式。1882年,排華法案禁止幾乎所有華人移民美國。

該法案原計劃持續10年,於1892年通過吉爾里法案(Geary Act)被更新,並於1902年成為永久性法案。該法案直到1943年為承認中國在二戰中作為盟友的貢獻才被廢除。在19世紀普遍存在的種族偏見中,長青墓園因願意埋葬華人社區成員而成為象徵寬容的燈塔。該墓地致力於尊重和紀念死者——無論種族、信仰或宗教——而當時許多其他墓地都拒絕接納華人下葬。

1877年,一個中國慈善組織購買了Hickory Knoll上的一大片土地,該組織在那裡埋葬了32人。當時有公眾對此進行強烈抗議,但長青墓園仍堅持其包容性政策。

1883年,駐紐約中國領事歐陽明(Au Yang Ming,音譯)和中華公所聯繫長青墓園,商討在園區內建立華人墓地的事宜。

這個根據風水原則佈置的華人集體墓地被命名為天山,到1891年已有大約200人在該墓地安葬。隨後,長青墓園設立了其他幾個華人墓地,其中幾個在入口處有靈門。

長青墓園(Evergreens Cemetery)亞太裔傳統月活動預告:

2023年5月21日,周日下午1點至3點

The Evergreens Cemetery

地址:1629 Bushwick Avenue

Brooklyn, NY 11207

電話:718-455-5300

電郵:[email protected]

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