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元化」是個多方綜合的結果

(余非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本文談熱門話題「去美元化」。這是當前國際社會極之重要的一個轉變。去美元化大概是甚麼意思,大家都已經知道。本文只是補充一些細節。

一聽到去美元化,可能有一個感覺,覺得美元「被」排除,逐步去除是個被動的動作。因為字面有這個意思。美元是被人「去」——「搣甩」(摘除)。這個字面印象是對的,只是被人「去美元化」這個舉動,美國政府本身有份採取「主動」。因為是美國主動做了很多驚嚇性的行為,嚇跑了不少國家,也唬住了其他國家不敢持有太多美元資產,尤其是存在美國銀行內的美元資產。而過去一年,最具驚嚇性的是,美國強行凍結俄羅斯國有資產。 自從去年、2022年2月俄烏戰事爆發後,美國司法部於去年6月表示,美國和盟國已凍結俄羅斯超過3000億美元的俄央行在海外的資產;此外,也沒收、其實等同侵吞俄羅斯富商約300億美元的私人資產。美國財政部更發聲明,表示將會擴大對俄羅斯央行的制裁,阻止美國人同俄羅斯做任何交易,包括除俄羅斯央行以外,對俄羅斯財政部及俄羅斯國家財富基金的相關投資活動都被禁止。美國財長耶倫知道出大事了,對美國不是好事,可是她無能為力。大半年後的今天,現在就很清楚了,美國司法部凍結俄羅斯美元國有資產這一招,對美元最矜貴的信譽構成毀滅性的打擊。去年俄羅斯已即時表示,凍結其央行儲備和公民的資產是非法的,是「違反一切規則的國際盜竊行為」,俄方聲言會採取適當反制措施。

所以,去美元化固然有中國因素在內,可是,「敗美國家」(敗家)的功勞,應該歸功於美國拜登政府。他這份敗家功勞,不應該被搶走、褫奪。去美元化要在上述基礎下去討論,才是事實之全部。物必先腐而後蟲生。

以下談中國因素對去美元化所起的作用。

最新近的新聞是阿根廷對華貿易改用人民幣結算,巴西也改,即是南美洲兩大經濟體系也開始停止使用美元來做中間貨幣計價,或作為交易雙方的中轉貨幣。跟中國做生意,就直接用人民幣支付從中國大陸進口的商品。讀到這些新聞,第一個印象是這些國家,包括俄羅斯、泰國等等,都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這印象是對的,可是,或可多知當中一些細節。以阿根廷、土耳其;以及俄羅斯、泰國而言,可以分為A、B兩組,A組是阿根廷、土耳其等等,B類是俄羅斯、泰國等等,原來兩組國家在使用人民幣上有不同概念和操作。當然,加起來的大方向,都是去美元化。本文只是充實當中的認知,讓大家知道A、B組的分別。

讀阿根廷(A組國家)的新聞內容,在「阿根廷對華貿易改用人民幣結算」一句之外,新聞報導還有以下內容——今年1月,阿根廷央行表示 與中國正式擴大貨幣互換協議。「貨幣互換協議」是甚麼一回事呢?簡言之,是一種近似借錢給別人使用的概念。貨幣互換協議,是雙方就一個數額的款項,定立一個固定兌換價,以及使用年限;例如談好了的是,為期5年,兌換價是簽約時的1元人民幣可以兌30元阿根廷比索,金額是1300億元人民幣。在這個貨幣互換協議之下,5年內,阿根廷可以用1:30的匯率去提取人民幣使用。舉例,如果簽約後,比索下跌,變成1元人民幣兌37元阿根廷比索。阿根廷在那5年內,仍然可以用1:30來兌換人民幣來使用(不是1:37),金額不可以超過1300億人民幣。在實際生活上,該國要動用貨幣互換的錢,多數是國庫沒錢可用,又或者本國貨幣跌至如拿去買東西,會因為自己貨幣下跌而變相買貴了。於是,他們拿跟中國簽了固定匯率的人民幣去使用。拿著人民幣既可以跟接受人民幣付款的國家進行交易,例如自己鄰居巴西;又或者更加直接,就跟中國買貨。

按這種協議,中國有沒有損失呢?大概是沒有吧。因為協議到期時,中國也可以按簽約時的1:30匯價,向阿根廷要回那1300億人民幣。如果當時阿根廷沒有那麼多人民幣,可以用當地資源或土產抵償所欠的數額。即是賣東西給中國,用從而賺回來的人民幣去付清結欠。如果沒有資源可賣,可以開放該國市場讓中國企業用人民幣資金流入進行投資,於是該國也從而賺到人民幣去付清結欠。

以上是基本情況,協議有時會有更多的細節,例如該筆貨幣互換協議的數額會分開收利息、不收利息兩部份,兌換去使用的額度,如未超過免息那個份量,到期時便沒有利息負擔。中國不少於十年前已跟很多國家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這種簡言之是近似借錢你使用的方式,令中國在海外有生意可以做,同時透過對方的使用,令人民幣國際化。

至於B組,是跟中國彼此用本幣結算去進行貿易。這是另一回事。本幣結算簡單得多,是指彼此用自己國家的貨幣進行商品交易,或提供服務。通常是對方的貨幣比較穩定,以及中國也要買該國的東西,於是收取該國貨幣沒有問題,將來用得出去。泰國、印尼、俄羅斯都和中國簽了本幣結算的額度。泰國央行在剛過去的4月份便和中國人民銀行商討,想擴大本幣結算的額度。

無論是A組抑或B組,總體目的和方向是大家都不想再持有太多美元。以前美元強、穩定,於是根本不是跟美國做生意,也用美元計價,從而額外地要持有美元。以前美元可靠,全世界通行,持有也無所謂。問題是後來美元濫發,令它不值錢而且不安全。是美國本身物必先腐,其他國家才不想要美元。

而另一點想說的是,無論是A組抑或B組,總方向都是從而增加和中國做生意的主動性、積極性。所以,貨幣互換協議這種近似借錢你使用的協議,不大會吃虧,結果只會助推中國外貿。當然,同時可以一石二烏,破了美元的重要性。

上面A、B組的運作已有十多年歷史,現在只是效果顯現出來而已。我在429飲早茶時已說過,至今年3月,人民幣在中國跨境貿易中的使用量,首次超過美元,多一個百份點。即是跟中國做貿易的國家,使用人民幣比美元多。人民幣是創紀錄的48%,美元是47%。而十多、二十年前,中國跨境貿易結算,美元佔83%。即是由八成降至四成。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當前世界去美元化,不是中俄合謀便可以成功的戲碼。多少是因為美元物必先腐而後蟲生。幾十年來美元濫發,是自毀長城。而近幾年、乃至十多年自毀的臨門一腳,是美國政府用美元去做攻擊性武器。既搞制裁、又搞凍結他國的美元資產;又搞長臂管轄,事情明明跟美國無關,只是當中用了美元,美國便可以又拉又鎖,怎會不令人吃驚呢?!而去年凍結俄羅斯的美元資產,甚至連俄羅斯富豪的私人美元財產也沒收,是將第一波未嚇跑的人也一次過嚇跑了。

而中國有份參與去美元化,可以說是中國推動自己貿易之下的一石二鳥。要美元本身物必先腐而後蟲生,一石二鳥的第二隻鳥才會被打中。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