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回顧多年抗疫:曾三次受生命威脅 須做好準備應對未來大流行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23日)在《信報》發表文章,回顧過去應對新發傳染病的經驗過程中,曾經三次面對生命受威脅。他又寄語所有人,其他傳染病的大流行肆虐必定重臨,需要做好準備以免付上巨大代價。

袁國勇。(資料圖片)
袁國勇。(資料圖片)

 

新發傳染病病毒75%來自野生動物

袁國勇憶述,1997年港大團隊成功推出快速核酸測試,應對全球首次H5N1禽流感病毒傳染人類,並在《刺針》上發表論文。他當時提出濕市場不應容許販售活家禽,影響商販的生計,當時首次感到生命受威脅。

2003年沙士爆發,港大團隊再次設計快速核酸測試和抗體檢測,並用於診斷患者,又在深圳東門野生動物市場追蹤到病毒的中間宿主是果子狸。他當時提出應及早關閉野生動物貿易以控制疫情,影響了許多養果子狸農民和市場攤主的生計,令他第二次感到生命受威脅。

直至2019年底起,新冠疫情蔓延。他提到,野生動物市場一再被認為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早期之爆發源頭,這些疫情爆發清楚地表明了動物和市場監察的重要性。「我再次表示必須禁絕活動物在濕市場販售,因此我亦第三次收到安全受威脅的訊息。」

袁國勇指,新發傳染病病毒75%來自野生動物。(資料圖片)
袁國勇指,新發傳染病病毒75%來自野生動物。(資料圖片)

 

袁國勇總結過去經驗,指沙士、新冠病毒、禽流感、中東呼吸綜合症、伊波拉和其他新發傳染病,病毒約有75%來自野生動物,如蝙蝠和鳥類等。病毒可能會跳到中間宿主,譬如果子狸、家禽、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和駱駝等,進一步擴大病毒量和基因變異,進而跳到人類身上,並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導致大規模疫情爆發。

他指香港和內地過去的疫情告訴大家,大流行肆虐的日子必定重臨。「我們不知道何時再來、會在哪裏開始、以及這種微生物的身份和性質,因此我們必須做好準備。相信科學,同時兼顧公眾的心理健康和經濟困難。若我們不做好準備,將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過去大流行病的死亡人數提供了教訓,未來的大流行再出現時,數以百萬計的生命會因而喪生,經濟也會崩潰。」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