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布將軍澳137區初步發展大綱 擬提供約5萬住宅單位

發展局今天(19日)公布將軍澳第137區初步發展大綱圖,佔地約80公頃,相等於4個太古城,將發展為以房屋用途為主的新社區,提供約5萬個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為七三比,容納供13.5萬人。當局料於2025年開展填海工程,首批約3.4萬人最快可於2030年遷入,當中涉及約1.26萬個單位。 

料2025年起開展填海

將軍澳第137區所需要的可發展土地為101公頃,當中包括現有?船港池及沿海岸線填海約20公頃。而為配合其房屋發展,局方又建議在將軍澳第132區對出以填海和削坡方式提供約25公頃,以容納2個現時位於第137區的公共設施及4個特定地域要求的公共設施,包括公眾填料轉運設施、混凝土配料廠、電力設施、建築廢料處理設施、廢物轉運站及海上垃圾收集站。 

較高密度的房屋發展會圍繞擬設置於第137區中央範圍的鐵路站,該站將位於大部份居民(逾三分之二的規劃人口)的500米步行距離之內,附近設社區公園和地區文娛及商業設施。由於當區位處海旁,將採用階梯式建築物高度輪廓,海旁一帶亦提供連貫的海濱長廊及綠化休憇空間,鼓勵居民以步行或騎單車等模式出行。 

「將軍澳南延線」將為當區提供鐵路運輸服務,同時配以最新擬議興建的對內及對外道路網絡,包括「將軍澳—油塘隧道」。不過發言人表示,有關基建未及在首批居民入伙時投入服務,估計要乘搭巴士及小巴,經交通交滙處到達康城站或將軍澳市中心。 

運輸及物流局期望於今年第四季制訂更詳細的走綫及初步推展時間表,如「將軍澳南延線」以重鐵形式發展,可能需在創新園對出填海約2公頃。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