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新加坡華裔導演王景生指導的韓國唱劇《特洛伊婦女》日前在布魯崙BAM劇場舉行全美首演受到美國觀眾的追捧,兩千人的劇場鴉雀無聲,觀眾屏息觀看,最後長時間起立鼓掌。並非所有亞洲「進口」的作品在美國都能得到這樣的禮遇,王景生說這部以韓國傳統歌劇形勢表現希臘經典戲劇的作品能夠吸引西方觀眾證明他一直以來的一個信念:熟悉和陌生相結合是吸引多元觀眾的不二法門。
《特洛伊婦女》是古希臘詩人歐里庇得斯的著名悲劇,描述了特洛伊城被焚燒破壞,男性全部被趕盡殺絕,女性則被當做奴隸的故事。而王景生的《特洛伊婦女》則是用韓國傳統的曲藝形式盤索裡講述的。盤索裡是一人演唱、一人擊鼓伴奏的韓國民間藝術,起源於17世紀,而唱劇是以盤索裡為基礎,增加多個演唱角色,並將伴奏擴展到管弦樂團的韓國歌劇。王景生執導的這部東西結合的作品2016年在首爾世界首演後,曾經在新加坡、英國、荷蘭、奧地利等國演出,皆受到好評。2020年BAM原計劃上演這部劇,結果因為疫情推遲,直到一週多前才得以實現。
王景生說,他1991年就曾在新加坡排演過《特洛伊婦女》,1998年到韓國旅行時又迷上了盤索裡,2013年當韓國國立唱劇找到他尋求合作時,他立即就將這兩件事聯繫在了一起。王景生說,唱劇版《特洛伊婦女》之所以能夠在東方西方國家都受到歡迎,就是因為它將人們熟悉和陌生的形式結合到了一起。但觀眾在看劇時的反應卻迥然不同。「東方觀眾對盤索裡很熟悉,即使中國也有評彈等類似的藝術形式,他們在看戲時會喝彩、鼓掌,韓國觀眾甚至會喊出劇中名角的名字。在西方國家演出時,人們對古希臘悲劇更為熟悉,卻對盤索裡覺得新鮮,再加上需要看字幕,在演出過程中更加安靜、聚精會神。」王景生說。
作為出生在新加坡的華裔,王景生說他的成長背景使他一直致力於在多種文化之間建立橋樑。「新加坡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地方,我從小就知道,生在這個國家,自己不能只是一個華人。」王景生說。大學裡,王景生學的是法律,但那時候他就已經開始學校裡導演戲劇。考取律師執照後,他曾在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太太柯玉芝主導的律師樓中短暫供職,但仍然決定辭工去做全職導演。「父母對我搞藝術還是有點擔心,我爸爸那時候說可以允許我試一年,但一年過了他也沒說話,我就繼續做了。」王景生說。
王景生說,如今全球動盪,人們之間分歧加深,更讓他感到藝術家作為文化溝通橋樑的重要性。「藝術與政治不同,它的確就是軟實力,可以直接把人與人聯繫起來,不僅是要連結不同的文化,還要幫助觀眾對別人的故事感同身受。」他說。
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