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張西望》今晚(27日)報道一宗面積逾2,000呎的將軍澳某豪宅連天台單位,業主斥資逾3,000萬元購入,並花費200多萬元從歐洲訂購家具作豪華裝修,怎料入伙不久就發現單位出現多處滲水問題,業主雖然多次向發展商提出「執漏」要求,惟經歷18個月仍未改善漏水問題,加上執漏期已過,令業主擔憂要如何追討!
【點擊睇新樓盤漏水有幾誇張】:

《東張西望》主持李旻芳到將軍澳的豪宅單位了解情況。

窗台見到有積水。

業主坦言後悔購入單位。

出事單位是落成未不久的新盤。

業主王女士斥資3,000多萬元購入。

單位連天台面積達2千呎。

仲望到海景。

王女士花200多萬元從歐洲訂購家具作豪華裝修。

屋企有特色設計。

怎料因滲水問題要長期執漏。

屋企長期要裝修。

執足超過一年。

成間屋逐部份施工。

整完又整。

見到牆身爆晒。

好多問題。

整完一個位,另一邊又出事。

客廳漏水問題好嚴重。

見到窗框滴水,又會沿牆邊向下流。

牆身見到水漬。

王女士試過用盆接住滴水,約20分鐘就要去倒水。

客廳擺住一個膠盆盛水。

落雨時會一直水長流。

落雨時會一直水長流。

另一中層單位也有同樣問題。

窗邊見到積水。

業主指打風時問題更嚴重。

窗邊濕晒。

業主的衣櫃靠近窗邊,擔心衣物及手袋會發霉。

屋苑的住客群組亦有不少人指有同類情況。

大家都好無奈。

眾住戶在群組投訴。

周圍都漏水。

成個盆都裝滿水。

業主坦言憂心。

每次返工遇上落雨,就擔心屋企會不會水浸。

除客廳外,全屋亦無處不漏。

訂製的特色牆已變發水牆。

見到一撻撻水漬。

主人房的天花有有漏水。

浴室的天花亦避免不到。

上天台的樓梯位亦出事。

牆身係咁。

牆邊變成咁。

業主好無助。

天花爆裂。

燈位附近滲水,非常危險。

見到牆身出現好顯著的裂痕。

業主雖然已找發展商「執漏」,但每次完工後的下雨天問題又會再度出現。

業主表示已「執漏」好多次。

業主坦言長期有人出入屋企裝修,好無奈。

業主提供的照片,見到長期要包住家具裝修。

已多次進行俗稱「打針」的補漏工程。

已多次進行俗稱「打針」的補漏工程。

「打針」後又出現其他問題。

牆身變一撻撻。

搞到咁。

天台原打算安裝按摩浴池。

但因滲水問題未能安裝。

維修期間曾導致天台斷電。

而且天台一度停電,累及業主放在該處的雪櫃亦受影響。

問題已經18個月。

但執漏期已過。

業主群組有成員透露有執傷人員表示,是設計上有缺陷。

《東張西望》搵驗樓師視察。

驗樓師指漏水有兩個高危期。

其中一個是入伙首兩年的新樓。

驗樓師見到不少問題。

質料或物料問題亦可導致滲水。

驗樓師建議從門框開始,到幕牆框、雨篷、圍欄、外牆逐步檢查修葺。

但發展商似乎只做最基本的部分。

只有框邊補漏。

雖然天台已加防水層,但只是局部處理,有可能因接駁位而增加滲水的風險。

《東張西望》去信發展商查詢,獲回覆已收到業主申報,會安排人員視察情況,並安排承建商跟進。

業主擔心因執漏期已過,難以追討。

《東張西望》向律師查詢。

如果發展商提供的商品,因為執修工作沒有做好,令買家遭受任何損失,不論漏水、浸壞電器、玻璃損毀、下雨天滲水,同樣可以提出申索。

業主可在六年內提出申索。
節目向同一棟的其他業主了解,發現另有單位亦出現窗台滲水問題,業主直言每逢落雨時,屋企就有如「水簾洞」,要用厚厚的毛巾,甚至要用器皿接住滴水。眾業主對寓所屬新落成的樓盤,仍出現滲水問題,大感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