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市降16%待售減21% 史丹頓島房產市場終降溫

房市炙熱數年後終於降溫。

近年來吸引華裔湧入購屋的史丹頓島地產炙熱數年後,在疫情衝擊兩年餘後以及經濟出現不景現象後,終於也隨之降溫,根據最新的地產報告,史島新上市的房屋下降了16.2%至468間,待售房屋下降21.5%至365間。

今年夏季結束後,根據全國地產商協會(National Board of Realtors),全美地產市場也出現的轉變,房屋可負擔度降至33年的新低,待售房屋持續下降,未出售的房屋已到了較適當的水平,史島房產走勢和這個全國趨向相符。

儘管史島房屋售價仍高企,但已明顯出現下降的趨勢,通貨膨脹,房貸利率迅速上揚,以及人民對可能的經濟衰退產生恐懼等因素卻顯然已影響了房屋的賣家買家,不少人選在邊沿外,期待地產走勢朝對他們有利的方向走。

史島地產商協會(SIBOR)總裁柯如克(Sandy Krueger)形容,去年島上地產走勢有點非典型(Untypical),今年走勢則和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相似,而待售房屋水平下降,房貸利率可能繼續上升,以及整個經濟走勢欠明朗化,是市場降溫的因素,這對首次購屋者的影響最顯著。

不過,該協會的報告卻出現了柳暗花明的跡象,例如史島房屋的平均售價繼續上升2.7%至66萬2500元,而8月份的房屋上市後在市場待售的時間也僅微增1%至3.9月。

一些地產專家對房屋市場仍具信心,例如全國地產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首席經濟家羅倫斯.袁(Lawrence Yun)相信數據顯示通貨膨脹的最壞時期可能已結束,他估計,房價未來數月的上揚將是適度的,市場進展將繼續對買家有利。

史島KMS地產公司的華裔經紀吳先生說,不論經濟走勢以及其他地產專家的評估如何,華裔到島上購屋仍熱忱非凡,至少直到最近他每次舉辦公開參觀仍出現排隊的人龍,沒有明顯的降溫情形,他也不相信在最近會有太顯著的改變。

本報記者林意善紐約報道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