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壓力未見紓緩 家庭購物矛盾湧現

家住喬州的威科夫稱,一家6口每月的食品雜貨花費約750元,去年為650元。為減省支出,妻子要求他戒掉喝可樂的習慣。 sarkari圖片

汽油價格下降同時電力成本持續上升,令百姓始終無法喘一口氣。政府數據顯示,8月份電力價格按年上升了15.8%,增幅為1981年以來最大,預料隨著冬季臨近,消費者能源負擔將進一步加重。與此同時,食品等通脹壓力未見紓緩,民眾需繼續節衣縮食,以至於家庭內部也產生摩擦。

《華爾街日報》報道,勞工部13日公布數據,顯示汽油價格自6月以來已累計下跌26%,但由於電力等其他能源成本上揚,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中的能源價格,只比7月份下跌5%。電費上漲主要原因是天然氣價格向上,而天然氣負責了全國約37%的電力,其價格指數在過去12個月已上漲33%。

全國能源援助主任協會(NEADA)執行總監沃爾夫(Mark Wolfe)表示,電力是生活必不可缺的部分,因此漲價尤其影響民生。組織估計,今年冬天全美家庭的取暖平均費用,將比正常增加17.2%。NEADA數據也顯示,全國約1/6家庭正拖欠電費,總額達160億元,比2019年底增加了1倍,令人擔心今冬可能有人因此供電中斷。

與此同時,全美通脹持續高企,8月份CPI比去年同期增加8.3%,幅度高於預期,其中食品價格居高不下,已成為家庭糾紛的導火線。家住喬治亞州的民眾威科夫(Dan Wykoff)表示,全家6口每月食品花費約750元,比去年的650元足足多了100元,為了減省支出,妻子要求他戒喝可口可樂,自己不願之下兩夫婦不時衝突。

麻省民眾阿波洛菲亞(Ruth Abolofia)也說,自己曾花6元購買3品脫藍莓,不料遭到丈夫埋怨,指責她揮霍不必要開支,其5口之家現在每月食物支出約1000元,比去年增加超過10%,夫婦因此已減少外出用餐。

住在堪薩斯州的斯特金(Scott Sturgeon)表示,自己的3口之家每月食物開銷767元,比去年同期上漲了20%,兩夫妻妥協後,同意每月只買1次果仁,斯特金為了省錢,也放棄了心愛的罐裝咖啡。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