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讀心」的一天

那日去拍攝松明老師主持的《讀心專家》,從上午八點到下午七點,大約十個小時拍攝了數個遊戲。一整日下來,疲憊得好像拍戲拍通宵,為甚麼?被「讀心」了一天,真的比想像中累啊!

  「讀心」並不是甚麼超能力,而是有著科學依據,結合了微表情閱讀、心理學、符號學,甚至表演、語言藝術、劇場設置的各種學問,所呈現出來的驚人效果。能夠掌握這項技能的人,必須是個優秀的觀察者,同時也是優異的表演者。心思縝密與外放的操控能力缺一不可,你說難不難?

  那些「猜數字」、「心靈操控」的遊戲,無疑是老師炫技的過程,我們也只有驚歎的分。但這次松明老師和我們玩了一個猜畫的遊戲,猜測畫作的作者分別是現場的哪位。他一邊分析畫作的筆畫、構圖,一邊觀察每一個人的表情——當然他猜中了每一位作者,但同時,也讓大家看到自己呈現出來的性格弱點。

  演員這個職業,天生具有「配合性」。想想我們要常常演不同於我們的任何角色,或是常常要表現出開心、情緒高漲。因此,演員的真實性格很容易掩蓋在面具背後,有時連自己也留意不到,常常整日只知道笑,回到家也只覺得累。而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其實我們已經暴露了真實性格而不自知。因此「讀心」,看似複雜,其實也是人性的解讀。

  松明老師從我的畫作看到了甚麼?首先我畫的是他,所以看起來,我對人很感興趣,喜歡觀察。但同時,我亦以自我為中心,而且無意識地遺漏了畫重要的鼻子。這種看似「粗心」,其實也是一種逃避,我喜歡研究「人」,卻逃避了直面人與人的關係,看細節卻忽略了最明顯的事物。經過他的解釋,我亦恍然大悟。

  記得有本書叫做《心是孤獨的獵手》,追捕太久,偶爾也想成為獵物吧。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