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草莓業面臨存亡邊緣 機器人採摘成「唯一希望」

加州草莓園開始使用桌面農場,利用農業機器人採摘,以減少勞工成本,是未來生存唯一途徑。洛杉磯時報

洛杉磯訊
加州價值20億元草莓產業正面臨生存邊緣,專家認為使用機器人採摘是降低成本、提高種植者利潤的唯一途徑,才能與勞工、土地、水資源和氣候變化等問題抗衡。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聖瑪麗亞(Santa Maria)郊區草莓園整個夏天都靠Tortuga機器人採摘草莓,幾乎與人類採摘者一樣多,準確率達95%,是相當省力的設備。與人類不同的是,機器人無需休息,也不會生病,隨時準備工作,還可整夜採摘,員工僅須在機器人工作後定期清理拾取。
機器人是科羅拉多州Tortuga AgTech公司製造,視覺軟件會搜索傳感器數據以尋找成熟的草莓,若遭未成熟草莓擋路,還會重新定位角度。機器人的抓捕器可切割草莓的莖,然後小心翼翼地將其放入底座蓋內。
Tortuga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長亞當森 (Eric Adamson) 表示,機器人具成本效益且能滿足現有農場的需求,自2016年成立以來,已籌集2800萬元建造數千台機器人,長遠來看,相信機器人勞動力供應會是加州草莓產業的關鍵。
Tortuga的機器人是從桌面種植中採摘草莓,而不是加州地面種植的草莓,這在荷蘭和英國相當流行。桌面種植可防止地面害蟲,減少農工的痛苦,走道還可讓種植者擁有更多控制權,但由於成本較高,因此在加州十分少見。
草莓是加州種植資本最密集的作物之一,沃森維爾(Watsonville)、聖瑪麗亞和奧克斯納德(Oxnard)的三個草莓中心佔地超過3萬畝。由於勞動力相對便宜且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天氣理想,加州種植者並未感受到與歐洲同行相同的壓力。
平均而言,加州種植者每年向工人支付每畝超過3萬5000元工資,這相當於每畝草莓生產總成本的40%,隨著該州新工資和加班法於2022年生效,這些數字可能上升。
近年加州種植者在通貨膨脹和勞動力市場緊張下也推高了成本,加上簽證條件要求雇主提供住房、伙食和2022年17.51元的最低工資,機器人的可靠性和潛力,使得種植者更加難以抗拒。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