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邦政府周三(13日)公布報告顯示,灣區6月份通脹飆升,升幅是將近40年來最高,正在威脅民眾荷包和薪水,專家明言難以定斷通脹已達高位。
據灣區新聞集團報系報道,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周三公布最新數據,灣區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6.8%,是1984年以來最大按年升幅。根據過去政府報告,1984年10月,灣區通脹率曾錄得按年7.1%漲幅。
明燈經濟研究所(Beacon Economics)聯合創辦人兼經濟學家索恩伯格(Christopher Thornberg)警告,通脹有可能進一步惡化才會回落,「有可能看到從我們現在的水平累計上升30%」。
富國銀行資深經濟師維特勒(Mark Vitner)亦同意通脹飆升遠遠未到結束,「說這是高峰是言之尚早,能源價格已經下來,我們看到一些改善,但價格還有很多上升空間」。
索恩伯格相信,目前通脹飆升背後一大原因,是聯邦政府和聯儲局為了解決疫情造成的經濟問題,而向經濟投放太多資金,「經濟圈仍有太多貨幣流通,聯儲局透過印錢太多可能製造通脹大幅上升」。
全國方面,6月份通脹率升至9.1%,是1981年以來最大按年漲幅。
令人咋舌的物價漲幅,進一步提高聯儲局大幅加息抑制通脹上升的壓力。但聯儲局現行政策肯定大幅提高一系列金融產品的借貸成本,包括房貸、信用卡、車貸和房屋淨值貸款。
聯儲局希望透過持續的大幅加息,加上穩定將資金撤出經濟,將有助過度熾熱的經濟活動降溫,但局方近日才開始它的危險措舉,將經濟離開現時通脹趨勢。
但肯定的是,物價上漲意味人們購買能力和薪資被蠶食。
但如果人們和企業削減開支過多,經濟活動恐嚴重受損,全國勢陷入衰退,繼而觸發新一輪裁員潮和企業倒閉潮。索恩伯格警告,美國可能未來2、3年內出現經濟衰退,「我非常擔心會衰退,往往要有一次衰退才能打破通脹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