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非裔和拉丁裔相似 四分之一亞裔陷入貧困

羅賓漢基金會、哥大教授高琴及策會總裁何永康合照。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羅賓漢基金會與哥倫比亞大學及華策會合作的「紐約市的貧困和劣勢狀況」3日發表,該報告評估了紐約市2020年的收入貧困率、物質困難,以及劣勢的狀况。

數據表明,紐約市的貧困率幾乎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導致五個兒童有一個兒童和140萬紐約人生活在貧困之中,此貧困追蹤報告首次聚焦紐約亞裔社區的貧困狀況,與非裔和拉丁裔相似,其貧困率幾乎是紐約白人的兩倍。儘管亞裔美國人是美國增長最快的種族群體,但該社區在研究中往往代表性不足。
報告還審視了政府在疫情期間防止貧困狀況加劇所發揮的作用,同時還表明經濟困難依然普遍存在,並對紐約亞裔,拉丁裔和黑人社區影響尤為嚴重。
亞裔是美國研究最少族裔群體之一,在許多數據源中代表性不足,包括收集有關貧困及經濟困難的數據方面。羅賓漢基金會的針對性研究發現,在2020年,大約四個亞裔紐約人就有一個生活在貧困中-與生活在貧困中的黑人及拉丁裔人的比例相當,是紐約白人貧困率的兩倍。近一半(47%)的亞裔紐約人面臨某種形式的困難,尤其是65歲或以上,及高中或以下學歷,或英文水平有限的群體。
2020年的貧困追蹤擴大了範圍,對講國語的中國人進行了抽樣調查,政府在疫情期間,通過包括直接現金發放和稅收抵免等政策使貧困率沒有急劇上升。
疫情前,稅收抵免和政府政策將貧困率從28%降到18%,即減少了36%。但在2020年,這些政府政策協助了將貧困率降低了56%以上。稅收抵免和政府政策總共使 190萬紐約人擺脫了貧困。
在2020年,29%成年人和38%兒童生活在面臨物資困難的家庭中-通過在過去12個月面臨物資困難來衡量,例如在疫情期間無法負擔食物,住房,水電費或看病等。
大約41%拉丁裔紐約人,36%紐約黑人和27%的亞裔紐約人面臨物資困難,而紐約白人的比例是15%。總體而言,2020年紐約人面臨的最常見的物質困難方面是醫療困難,或由於負擔能力而無法看醫生。
羅賓漢基金會首席執行官Richard R. Buery表示,這份報告說明了貧困仍然持續存在且普遍存在。有近400萬紐約人面臨經濟困難,物質困難或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我們需要政府和慈善機構合作,在消除貧困方面取得進展。本報告顯示,在疫情期間的政府政策和投資對紐約市的扶貧方面有確實和積極的影響。政府和社區共同努力,以確保每個紐約人都能獲得他們應有的公平的機會。
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教授及中國社會政策中心主任高琴表示,自2012年以來,貧困追蹤研究每三個月對3,000個紐約家庭的代表性樣本進行調查,在追蹤就業,資產和負債,及健康數據的同時,提供有關紐約市貧困動態和其他形式的劣勢的關鍵信息。自疫情開始以來,貧困追蹤研究一直在監測COVID-19和相關的經濟衰退對紐約市人生活的影響。
她說,2020年紐約市亞裔成年人中四個中有一個生活在貧困中。如果沒有數據,很容易根據受過高等教育和公眾人物而產生刻板印象,當我們研究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和英語水平較低的社區成員時,我們會發現真正的弱點,這些需要通過文化和語言支持的服務來解決。
此外,我們的調查還發現,在疫情期間,種族歧視激增以及對華裔和其他亞裔的襲擊增加,使面臨貧困和困難時增加了多一重的壓力。
華策會總裁何永康說,疫情和反亞裔仇恨的雙重打擊給我們的社區帶來了更大的困難。這份報告揭示了我們社區的感受,同時指出了立法者需要大膽投資來解決我們城市真實的貧困問題,我們需要大膽的政府政策和資源,讓所有紐約人擺脫貧困,走上經濟流動的道路。
閱讀全報告點擊:
https://robinhoodorg-wp-production.s3.amazonaws.com/uploads/2022/04/PT_Annual2021_final.pdf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