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孟莎紐約報道
自格蘭街231號遊民所建案曝光以來,社區已為之抗爭了2個月之久。26日晚,經過近5小時的會議,第二社區委員會就反格蘭街遊民所決議案進行了投票,以37票讚成6票反對,獲得壓倒性通過。
第二社區委員會最早於2月24日透露了位於格蘭街231號的原漢璧酒店將改建成遊民所的建案。作為市府在華埠擬建的10座遊民所之一,格蘭街收容所將允許使用毒品、允許註冊性犯罪者入住,不可進行武器搜查且沒有宵禁。
因這一遊民所的選址毗鄰華埠多個學校和老人中心,加之華埠當前遊民服務設施已飽和,因此引發社區強烈反對。社區也由此多次進行抗議示威,施壓第二社委會代表社區向市府切實發出民聲。
26日下午,在社區保護及改善聯盟的組織下,來自小意大利的諸多居民加入到示威活動中,在當晚的第二社委會會議開始前造勢,向社委會發出堅決反對格蘭街遊民所建案的心聲。但就在示威活動臨近尾聲時,該聯盟負責人李翠珊告知與會民眾,第二社委會在最後一秒發來消息,將所有人的舉證發言時間縮短至1分鐘。聞此,群情激奮。
據李翠珊介紹,當晚社區註冊參與會議的在線人數有180人,線下近百人。由於當日許多人前往奧本尼集會,因此當晚與會人數較此前均有所減少。儘管發言時長被臨陣縮短,但所有人均盡力將發言核心直截了當進行闡述。
反格蘭街遊民所決議案支持者們表示,華埠當前各類遊民設備已嚴重飽和,為有需要的遊民提供幫助的同時,也須考慮華埠還能承受多少。而為那些需要幫助的遊民提供幫助的方式,也並非一味增加這些設備,而應針對他們的切實需求,為遊民提供諸如永久住房等方案。
支持者們指出,社委會作為社區的代表,相比委員會成員的個人觀點,更應作為所代表的社區發聲,與市府進行溝通,表達民意。也有支持者直言,社區所言必有所需之理,如將社區心聲刻意忽略,便是「系統性的種族主義(systematic racism)」。
4歲的小朋友Logan也在會上發言表示,選址就在自己的學校附近,讓自己感到害怕。
作為會上少有的遊民收容所建案支持者,以及其將來的運營機構負責人,Housing Work 總監Charles King發言表示,該建案的預算現已獲批,認為遊民所設立將會為社區帶來資源,給予有需要的弱勢人士,總比癮君子在街上流浪擾民為好。
最終,在社區完成舉證發言,且社委會成員對決議案內容再度進行討論後,與當晚11時後完成投票,以37票讚成對6票反對獲得壓倒性通過。

華裔母女高舉抗議手牌,反對遊民所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