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得一家 恐「有單也做唔切」

工作人員忙於搬運氧氣樽。

(星島日報報道)確診人數驟增,令本港部分醫護物資也開始不敷應用。據了解,本港的醫療氣體主要由位於將軍澳工業村的林德港氧有限公司所供應;市場消息指,隨着急症室病人以幾何級數上升,該氧氣供應商的氧氣需求近日也急增最少數倍,需要從一些非緊急醫療服務或其他工業範疇,加快回收氧氣樽,以應付需求。

加快向其他範疇回收氣樽

資料顯示,本港醫院所購入醫療氣體,主要由林德港氧所供應,該公司亦是唯一供應醫療用一氧化二氮的公司。市場上雖有其他供應商,但入口的醫療氣體數量少。據了解,該公司除了供應氣體予醫院,也有供應工業氣體予一些食品廠或製造廠。

據了解,用作醫療用途的氧氣樽數量一直足夠,但隨着急症室病人以幾何級數上升,氧氣需求近日也急增最少數倍,供應商需要從其他部門,例如是一些非緊急醫療服務或其他工業範疇,加快回收剩餘的氧氣樽,以騰出更多氧氣樽,先行應付急症室需求。熟悉市場運作的人士指出,由於本港可以供應醫療氣體的廠房不多,即使氧氣供應商順利回收較多氧氣樽,並有足夠氧氣,也需時生產包裝,擔心供應量未必一下子急速上升,形容「有單也做唔切」。

歐亞多國曾「缺氧」致多人亡

資料顯示,疫情在歐亞洲爆發初期,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也曾出現氧氣機不足的情況,以致一些原本有機會救治的病人死亡。印度疫情去年踏入高峰時,當地也曾出現「缺氧」情況,不少確診者因而死亡,新德里以至於印度各地不斷出現家屬乞求醫院收治確診親屬,或四處找尋氧氣的畫面,不止有醫院因要求家屬自攜氧氣才能接收病人,更有黑市把氧氣價錢抬高數倍放售。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