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市長亞當斯指出,在打擊地鐵遊民計劃啟動的第一晚上,外展工作人員與100名遊民進行接觸,但就未有公布有多少遊民獲安置在收容所。
綜合《紐約時報》及《每日新聞》報道,亞當斯於22日表示,合共派出6支外展工作者團隊,於21日晚上開始工作,但市長稱不知道外展計劃的成本開支,但確實預計尚需要時間來見成效。
亞當斯說,「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不會在一夜之間解決。我們有一個組織良好的計劃,將需要時間去妥善執行。」
自從亞當斯上周宣布全面計劃以來,有地鐵遊民表示感覺有點不同,過去幾天在列車上睡覺的街友愈來愈少。
於21日的首天工作,在曼哈頓賓州車站有外展工作人員身穿橙色背心,四散開來尋找遊民提供幫助。72歲遊民德赫蘇斯說:「4個拿著槍和警章的人站在我面前,我該怎麼辦?他們不准我留在車證內,以往通常擠滿街友的月台現在已經清空,市長真的動手了。」
但事實上,一個擁有472個車站和數千輛列車的龐大地鐵系統,很難在一夜之間轉變。遊民威廉姆斯說,雖然警察把她從月台地板叫醒,但她就像多年來一樣,換個地點繼續睡覺。
賓州車站的外展工作人員為遊民提供的選擇通常有限,很多人寧願留在街上,也不希望入住集體收容所,因為他們覺得那裡很危險,或者繁多規則和宵禁。
《紐時》記者報道,看到不只一名遊民被警察叫醒之後,也是走到車站內其他地方再次躺下。有被指派執法的警員也對計劃感到懷疑,並直言他們只是把遊民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對我們來說,這令人沮喪。我們只是在跟他們下棋,其實到頭來,一切都沒有答案」。而且除了大型車站有外展人員之後,其他多個小地鐵站似乎沒有改變,在布朗士149街車站的2號車上,仍然有遊民睡在車廂內,由於氣味太濃令通勤客寧願擠進其他車廂。
居民普魯伊特表示,希望市府在趕走遊民的同時,也可以有地方安置他們:「雖然大家想要一個乾淨、安全的地鐵體驗,但不希望以把其他人踢到路邊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