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駕崩後預案外泄 查理斯第二天即可繼位

大圖為英女王7月訪問長壽電視劇《加冕街》在曼徹斯特市的拍攝場地。小圖為查理斯近日到訪蘇格蘭。路透社/美聯社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於3日曝光被列為英國最高機密的「倫敦橋行動」計劃更新版本,詳述已屆95歲高齡的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一旦駕崩後的各方面安排,包括所有與王室相關的網站都轉為黑色。有關王儲查理斯繼位安排的「春潮行動」細節也首次流出,女王駕崩當日被稱為D DAY,翌日(D-Day+1),由政府高層官員組成的「登基會議」,宣布查理斯為新國王(正式的登基及加冕儀式可能會數個月後才舉行)。王室對這份敏感文件外泄大感憤怒,也惹人質疑是否存在保安漏洞。當局準備就外泄原因展開調查。

英國《衛報》旗下深度報道專欄The Long Read於2017年3月,在網站上率先披露代號「倫敦橋行動」(Operation London Bridge)的英國女王駕崩應對計劃,如今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則將該計劃的更新版內容徹底曝光。 

據《每日郵報》報道,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英國王室曾對「倫敦橋行動」計劃作出更新,完成更新後,文件卻外泄,由Politico取得。外泄文件詳載了女王駕崩後要做的事,包括:電視台作出公布後十分鐘內,所有政府建築物便要下半旗致哀;王室官方網站將變成黑色,只張貼有關女王死訊的簡短公告;所有「gov.uk」政府網站也會展示黑色橫額。除非獲得通訊主管機構批准,各大官網也將避免發布任何非緊急消息,並關閉推文轉發功能。

駕崩日代號為D-Day

文件稱,女王一旦駕崩,王室會首先通知首相,然後再通知其他內閣大臣及高官。更新文件還列明,女王駕崩當日代號為D-Day。政府內部將以D-Day+1、D-Day+2代表之後的時間。而女王的國葬,預定在她駕崩後十日,在西敏寺大教堂舉行。

外泄文件顯示,女王的靈柩將從白金漢宮出發,一路遊行至泰晤士河岸邊的西敏宮。在女王駕崩第七日,棺木將放在西敏宮靈柩台上,連續向公眾開放三天供民眾瞻仰,每天開放23小時,並向重要人物提供附註弔唁時段的門票。

最後女王將安葬溫莎堡的墓室,在已故王夫菲臘親王的陵墓旁。

《每日郵報》稱,讓英國政府更加尷尬的是,嚴格保密的王儲查理斯登基計劃「春潮行動」(Operation Spring Tide)也遭外泄。

按照計劃,女王駕崩當日,查理斯會與首相會面,同日黃昏查理斯會發表全國講話。翌日,由政府高層官員組成的「登基會議」宣布查理斯繼位,成為聯合王國新國王。之後,他將在全國各地巡迴訪問。不過,正式的登基及加冕儀式可能會在女王去世後數個月才舉行。

英國民眾:泄密者令人作嘔

目前並無跡象顯示95歲的伊利沙伯女王陛下健康狀況不佳。

以橋名作為王室葬禮代號,是為防止白金漢宮電話總機接線員過早得知消息。英國每位王室成員的去世消息都用一座橋的名字作為代號。英國為女王的葬禮做準備最早,也最周密。

報道稱,為期10天的「倫敦橋計劃」制定於1960年代,其內容在疫情期間更新後即遭外泄,顯示背後出現嚴重問題。官員感到不高興,形容這是一次「殘忍和不道德」的外泄事件。

《鏡報》報道,曾任威廉王子私人秘書的內閣秘書凱斯,預計本周決定是否展開正式調查,以了解機密文件為何外泄。

而英國民眾對於這份計劃被泄露的看法不一。社群媒體上部分網友批評談論女王駕崩是「惡趣味」、「令人作嘔」;也有網友諷刺說,如果政府應對疫情也有這麼完善的計劃就好了。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