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圈升溫擾亂漩渦流向 異常天氣只會有增無減

環境研究發現,北極暖化已經導致極地渦旋(polar vortex)更加頻繁,冷空氣南下後,美國中部、東部等地都會受到侵襲,德州2月時的嚴寒就是例子,預料類似現象只會有增無減。

綜合美聯社及BBC報道,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發表研究文章,表示美國部分地區的極端天氣與北極氣流有關,極圈溫度上升後擾亂了極地渦旋的流向,冷空氣一旦南下,也使得美國的冬季更加寒冷。研究更表示,2月在德州造成170多人死亡、至少200億元經濟損失的嚴寒,就是這個現象的結果。

以往極地渦旋形成後,冷空氣往往會被困在北極,但隨著全球變暖,現在部分氣團會向南伸展並且徘徊。報告作者、麻省理工的環境科學家科恩(Judah Cohen)表示,自1980年代以來,這個現象的頻率增加了1倍有餘,相關的災害增加了5倍,以至於1/3的野生樹木面臨絕種,甚至危及部分地區的民眾生命。

科恩解釋,自己利用大氣變化測量所得的數據,再結合模型分析,發現極地渦旋往外延伸也有規律,當英格蘭北部和北歐的氣溫高於西伯利亞時,極地渦旋便會向東擴展,然後南下進入美國中部和東部,正是在這個機制下,美國本土會出現意料之外的反常天氣。

研究人員相信,這次發現有助科學家預測嚴寒,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也能讓人發現全球氣候錯綜複雜,名副其實地牽一髮動全身,同時也可破除部分人的誤解,以為既然寒冬更加頻繁,就意味著氣候變暖的說法不實。

本身沒有參與研究的氣候學家曼寧(Michael Mann)回應說,這次研究頗有價值,解釋了部分氣候現象。另一名氣候學家弗朗西斯(Jennifer Francis)也說,相信這次研究能加深人們對北極環境的了解,現有的部分理論可以逐漸被人接受。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