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宏福苑五級火|建造界指八座同維修易「火燒連環船」 學會斥發泡膠堵通風口「錯得離譜」

大埔宏福苑昨日發生五級大火,燃燒近一日後仍未完全救熄,截至今天清晨6時,已造成至少44人死亡、58人受傷。港九搭棚同敬工會理事長何炳德表示,不明白為何物業管理處或管理公司會批准宏福苑八座大廈同時進行維修工程,認為此舉非常危險,應該分期進行,以避免出現「火燒連環船」情況,昨日的慘劇或可避免。

何炳德今天(27日)在電台節目中指出,進行維修工程時不應忽略大廈內仍有居民居住。他透露,昨晚與業界討論宏福苑大火時,發現一個重大弊端,「唔知點解物管處、管理公司或顧問,會俾一次過八座同時間搭棚去維修,係好危險」。他指分期進行工程,就不會出現「火燒連環船」的慘劇。

維修顧問公司需承擔責任

他進一步解釋,八座大廈同時維修,若其中一座發生火災,很容易波及鄰近大廈,導致火勢迅速蔓延。同時,維修工程期越長,風險越大,因為樓宇內仍有居民居住。而宏福苑的維修工程已進行一至兩年,時間過長,屬不理想的情況。他認為維修顧問公司事前應進行風險評估,因此需就此事承擔責任。

火種隨風飄過毗鄰的宏泰閣及宏新閣,形成火燒連環樓慘迄劇。曾志恆攝
火種隨風飄過毗鄰的宏泰閣及宏新閣,形成火燒連環樓慘迄劇。曾志恆攝

 

大火至今仍未救熄。曾志恆攝
大火至今仍未救熄。曾志恆攝

 

大火在昨日下午發生。
大火在昨日下午發生。

 

何炳德指八座大廈同時進行維修工程,認為此舉非常危險。資料圖片
何炳德指八座大廈同時進行維修工程,認為此舉非常危險。資料圖片

 

李光昇直斥工人用發泡膠堵塞通風口,是錯得好離譜。資料圖片
李光昇直斥工人用發泡膠堵塞通風口,是錯得好離譜。資料圖片

 

資深電機及屋宇裝備工程師何永業。資料圖片
資深電機及屋宇裝備工程師何永業。資料圖片

 

何炳德亦關注大廈外牆的保護網是否使用阻燃物料。他解釋,阻燃網成本較一般不防火的保護網高,不排除有人為貪平而鋌而走險,建議政府加強規管。不過,他強調單憑肉眼難以判斷宏福苑是否使用阻燃網,現階段作出評論為時過早,應留待警方調查。

竹棚難點燃應規管助燃物

對於是否應以金屬棚架取代竹棚,何炳德認為,不能因竹材較易燃而完全不採用。他解釋,單獨一根竹材用打火機燒,實際上相當難點燃,若現場存在助燃物質,無論竹製或金屬棚架的傷害性和風險都一樣,認為應加強監管助燃物料。

香港執業安全師學會會長李光昇在同一節目表示,要點燃一根竹子並非易事,即使用打火機持續燃燒,也需要相當時間才有機會著火,他認為這次火勢蔓延迅速,問題可能出在棚網本身。勞工處的業界指引雖要求使用阻燃網,但並非法例強制要求,使業界存有僥倖心態。他曾在其他地盤見過工人以漁網作保護網,但本次事件仍需待相關部門進一步調查和化驗。

批評用發泡膠堵塞通風口:錯得好離譜

李光昇更批評,事件中有工人用發泡膠堵塞通風口是錯得好離譜,估計是想防止灰塵進入室內,但發泡膠非常易燃,燃燒時亦會產生有毒氣體,火災風險極高,反映工人安全意識不足,直斥簡直是無安全概念。

他還指出,維修地盤可能缺乏安全主任監督,也沒有實施禁煙要求,當承建商未落實執行安全措施時,便容易發生事故。他常見工人邊工作邊吸煙,形容情況如同「無人監管」,認為政府與業界的監管明顯不足。

鋼筋強度或受損 需詳細評估

資深電機及屋宇裝備工程師何永業在另一電台節目中,對樓宇在長時間高溫燃燒下的結構安全表深切憂慮。他從工程學角度分析,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在溫度達到攝氏550至600度時,其結構強度便會大幅下降,失去支撐能力。考慮到火場溫度極高,他擔心大廈的結構穩定性已受到影響。現時仍在火場等候救援的居民以及進行搜救消防員也會面對一定的危險性,他強調消防員要持續向大廈灑水降溫,以防止情況進一步惡化。

重建或比維修更合乎成本效益

談及大廈的未來,何永業認為較早起火的宏昌閣情況不樂觀。他指出,即使最終經過專業評估,大廈的主體結構仍然安全,但由於火災已將樓宇內部,包括所有機電設施、裝修、間隔牆壁等徹底燒毀,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全面復修的成本可能比直接重建更高。
 

相關新聞:
大埔宏福苑五級火|工程公司3人被捕 警搜新蒲崗辦公室蒙頭帶走一人
大埔宏福苑五級火|居民確認曾發現工人吸煙 透露外牆護網打風過後曾大幅更換
大埔宏福苑五級火|專家料天氣乾燥及大風助長火勢 需查圍網是否阻燃物料及警鐘故障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