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森特盼稀土協議節前敲定

美國財長貝森特(中)表示希望在感恩節前與中國敲定稀土供應協議。路透社

本報訊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16日表示,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稀土相關協議,「有望」在本月底感恩節前達成。他在當天播出的訪談中強調,兩國領導人上月在韓國會晤後,雙方已在一項框架協議上取得實質性進展,為關鍵礦產供應鏈的穩定帶來積極跡象。

貝森特在霍士新聞「周日早間未來」節目中表示:「我們甚至還沒有完成這項協議,我們希望能在感恩節之前完成。」27日迎來今年感恩節,他說:「我有信心,在特朗普總統與習近平主席於韓國會晤後,中方將遵守他們的承諾。」根據中美在兩國領袖上月底在韓國會晤後達成的初步協議,美方暫不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關稅,中方則推遲對稀土礦物和磁體實施出口許可制度一年。

貝森特警告,如果中方反悔,美國有「許多手段」可以報復。他強調,根據協議,稀土「將一如4月4日之前那般自由流通」。當時中國以特朗普全面課徵關稅為由,對部分稀土產品實施出口限制,要求出口許可。

貝森特同時反駁《華爾街日報》的相關報道,稱中方計劃限制向與美國軍方相關企業出口稀土的說法「不符合事實」。貝森特強調,美中雙方正按協議內容推進後續工作。該報日前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稱,中國計劃建立「經核實的最終用戶」系統(VEU)簡化稀土出口流程,並將與美國軍方有關的公司排除在外,確保稀土材料不會落入美國軍方供應商手中,但又同時使中國能夠履行對美國的承諾。

稀土協議備受關注,主因在於其與全球高科技產業息息相關。北京近期在收緊稀土及相關磁體出口後,又在特朗普與習近平於韓國會面後宣布,將延後部分新限制措施一年。這讓外界認為,雙方正試圖避免稀土爭端升級。美國則持續尋找繞開中國供應的方式。中國佔全球稀土開採量近70%,更掌握約90%的全球加工能力,供應能力對世界科技、能源與軍工產業具有高度戰略影響。

特朗普於10月30日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稱,他與習近平的會晤「非常成功」。特朗普透露,中方同意保持稀土、關鍵礦物及磁體「公開且自由」地流通,並形容「兩國之間存在巨大的相互尊重」。他同時提到,中方將採購美國大豆、高粱等農產品,稱「我們的農民會非常高興」。

儘管部分限制已延後,全球稀土供應仍持續承壓。路透社披露,由於中國在4月針對美國關稅措施進行報復,對釔(Yttrium)及其他6種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全球釔的供應正快速緊縮。中方當時聲稱這些措施旨在維護國家安全、履行國際義務。

釔被廣泛用於航空發動機、耐高溫塗層、半導體設備等領域,是多個高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元素。報道引述多名稀土貿易商及分析師的說法指,中國的出口許可制度使得釔出口變得緩慢且有限,部分批文僅允許小規模出貨,交付周期被大幅拉長。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