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燭光傷心淚痛悼車輪下亡魂

「世界道路交通受害者紀念日」追思會上,一對年輕父母正為交通事故中離世的兒子送上燭光。記者蘇婕雅攝

「步行三藩市」的華裔成員余寶華以母親遭受交通意外的親身經歷,提醒大眾安全駕駛的重要性。記者蘇婕雅攝

本報記者蘇婕雅三藩市報道

三藩市周日(16 日)舉行一年一度的「世界道路交通受害者紀念日」追思會,悼念在交通事故中喪生的市民,並呼籲加速落實街道安全改革。

傍晚細雨綿綿,市政廳台階前搭建的追思祭壇和白色單車、白色助行器、白色嬰兒車與多雙白鞋被雨點打濕,增添幾分哀傷氛圍。儘管天氣濕冷,仍有逾百名家屬、倖存者、市府官員與倡議者冒雨出席,在雨幕中為失去的生命點上燭光。

今年的追思祭壇沿著市政廳正門階梯陳列,現場放置大量在交通事故中逝者照片、鮮花及電子蠟燭,雨水滴落在花瓣與鞋面上,映照著微弱燭光,場面哀悽而震撼。

追思會由「步行三藩市」(Walk SF)與「灣區安全街道家庭組織」共同主辦。加州參議員威善高、市參事孟達文和梅義加、市府律師邱信福、縣交通局長張婷立、市交通局長寇淑寶、消防局長克里斯朋(Dean Crispin)等官員先後上台,誦讀自 2014 年市府推動「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以來,在三藩市交通事故中喪生的348名市民姓名。雨聲與誦名聲交織,不少家屬在朗讀過程中掩面落淚,哀傷難掩。

「步行三藩市」執行董事梅代羅斯(Jodie Medeiros)表示,過去十年城市雖在多條危險街道推動改善工程,交通死亡數字卻未見顯著下降。「每一個被念出的名字,都是一個家庭再也無法癒合的傷口。」她呼籲市府加速落實《街道安全法案》,以更系統性方式降低車速、改善路口,並擴大小型街道交通緩和措施,真正守護行人生命。

多名事故倖存者及家屬在追思會上分享痛楚。一對年輕華裔父母捧著四歲多兒子Nathan的遺照站在雨中。三個月前,一輛汽車衝入灣區半島某餐廳,撞死正在店內等待用餐的Nathan。「我們每天都想念他的笑聲,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Nathan弟弟的問題,他每天都問:『哥哥什麼時候回家?』」兩人哽咽表示,希望全灣區及全加州能推動更強而有力的安全措施,「不要再有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喪命。」

灣區「安全街道家庭組織」共同創辦人華裔余寶華(Jenny Yu)分享其母親在交通意外中離世的經歷。她說,街道危險程度常被忽視,而過快車速往往是奪命關鍵。「我希望更多人知道,他們有能力改變這一切——放慢車速,就能挽救生命。」她表示,交通事故奪走的,不只是生命,「還有一家人日常最珍惜的時光。」

追思會最後由牧師帶領燭光守夜與祝禱,大家表達共同訴求:交通安全改革刻不容緩。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