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枚費城鑄造 一分硬幣功成身退

在費城美國鑄幣局最後一批壓制的1美分硬幣。美聯社

美國週三(12日)正式終止一分錢硬幣(penny)的生產,結束這枚流通超過230年的貨幣歷史。這枚象徵節儉、象徵「一分想法」價值的小銅幣,隨著時代變遷與成本上升,終於走向謝幕。

1793年一分幣首次問世時,可買一塊餅乾、一支蠟燭或一顆糖果。如今,它們多被丟進抽屜或玻璃罐中,幾乎無人使用,每枚製造成本更高達近4分。

在費城造幣廠,美國財政署司庫畢奇(Brandon Beach)在按下最後一次壓製按鈕前表示:「上帝保佑美國,我們將為納稅人節省5,600萬美元。」最後一批一分幣被小心地擺放在托盤上,供記者拍攝,這些最終生產的硬幣將公開拍賣。

目前流通中的數十億枚一分幣仍為法定貨幣,但不再新鑄。畢奇指出,美國上一次停產硬幣是在1857年,當時取消了半分硬幣。

造幣廠官員表示,大部分一分幣生產在今年夏季已結束。最後一批壓鑄時,工人們靜靜站在車間,如同與老朋友告別;當最後幾枚硬幣從機器中落下,全場響起掌聲與歡呼。「這是充滿情感的一天,」在造幣廠工作15年的克羅蒂(Clayton Crotty)說,「但這一刻早在預料之中。」

特朗普總統決定讓一分幣退場,理由是製造成本過高,而一分幣面值幾乎失去意義。他今年2月曾在網上發文批評:「美國長期以來製造成本超過2分的1分硬幣,實在太浪費了!」儘管如此,許多美國人仍對一分幣懷有懷舊情感,視其為幸運符或收藏品。

隨著供應減少、停產在即,不少零售商表示不安,抱怨過渡過於突然,且政府未提供如何處理交易的明確指引。

部分商家選擇向下取整價格,以避免少找顧客;也有商店呼籲顧客攜帶零錢。還有業者推出創意活動,以「一堆一分幣換免費飲料」吸引民眾參與。全美便利商店協會發言人雷納德(Jeff Lenard)上月表示:「我們主張廢除一分幣已經30年,但這並非我們期望的結束方式。」

主張廢幣者認為,取消一分幣可節省成本、加快結帳速度,且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多個國家早已停產1分硬幣。加拿大於2012年便終止一分幣鑄造。

同時,一些銀行開始限量供應一分幣,這項原為解決硬幣過剩的政策反而導致供應緊張。過去一個世紀以來,費城與丹佛造幣廠生產的所有硬幣中,約有一半是一分幣。

儘管一分幣面值微小,但其「成本效益比」仍優於五分硬幣(nickel),後者每枚製造成本接近14分。相比之下,一角硬幣(dime)成本不足6分,25分硬幣(quarter)約需15分。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