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芝加哥公共交通系统財政懸崖獲救

近年來,芝加哥捷運局(CTA)大都會火車(Metra )和接駁巴士(Pace )確實面臨財政危機。這是由於聯邦撥發的 COVID-19 救濟資金即將耗盡,以及疫情期間及後期都導致乘客量下降。預計到 2025年底,三大交通系統將面臨 7.3 億美元的資金短缺,為了節省開支的政策就是可能導致大規模的交通服務削減。

根據分析主要是財政缺口:在疫情爆發期間獲得的聯邦救濟資金正在逐漸耗儘。其次乘客量下降:疫情導致公共交通的乘客量大幅下降,不少原本是通勤的工作人員,疫情期間甚至疫情之後也選擇在家遠程上班,此就進一步加劇了財政壓力。專家預測,到了明年由於財政危機臨近,可能會出現大規模的交通服務削減。研究也顯示,芝加哥公共交通繫統正麵臨一個被稱為「死亡螺旋」的嚴峻挑戰。

伊利諾州的法律曾規定,公共運輸機構(如CTA、Metra和Pace)超過一半的營運收入必須來自票價。初衷可能是為了確保交通系統的「自給自足」,但實際操作卻帶來了反效果。當地鐵和公車客流量因各種原因(例如疫情、通勤模式變化)下降時,為了彌補收入短缺,機構不得不提高票價。然而,票價的上漲反而可能進一步嚇跑乘客,導致客流量持續流失,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乘客越少,收入越低,又不得不繼續漲價。

就在CTA疑無去路時,也終於等到了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有希望的時刻。在今年伊州府秋季否決會期(Veto Session)的最後一夜,在經曆漫長拉鋸之後,大芝加哥地區公共交通的危機終於宣告緩解,伊州的立法者們通過了一項交通撥款法案,解決了公共交通麵臨的財政空缺。立法者敲定了一項稅收方案,以避免明年超過2億美元的「財政懸崖」,極可能會導緻芝加哥交通局(CTA)、Metra以及Pace的公交和鐵路服務出現重大削減。

秋季否決會期的夜晚,衆議院民主黨人修改了一項總額15億美元的資金法案,取消了州長普瑞茲克認為「不可行」的全州性稅收提案。此項新法案現已送交州長普瑞茲克籤署成為法律,其中包括若幹新的收入來源:將州汽油銷售稅重新定向用於交通運營,每年可籌集8.6億美元;將州價值80億美元的公路基金的所有利息撥給公共交通,每年近2億美元;授權區域交通局(RTA)在芝加哥地區將銷售稅提高0.25%;法案通過後第一年內,公共交通票價不得上調;乘用車通行費提高45美分,其他車輛提高30%,為伊利諾伊州收費公路籌集高達10億美元;新設20人董事會以取代區域交通管理局,需15票方可通過決策;生效日期為2026年6月1日。

州立法者刪去了對Netflix等流媒體服務徵收7%稅的提案,以及對大型音樂會、體育賽事及其他演出的門票附加費用。修改後的法案還取消了針對超級富豪的、前所未有的「未實現資本收益億萬富翁稅」。

修訂後的交通法案由芝加哥州衆議員伊娃-迪娜·德爾加多(Eva-Dina Delgado)和卡姆·巴克納(Kam Buckner)提出。兩人表示,他們已經為解決迫在眉睫的交通資金危機努力了五年。共同提案人德爾加多稱新的交通資金機製是「一種我們可以避免對民衆大幅加稅的方式」。但一些州南部的議員表示,他們對修訂版措手不及,認為資金在芝加哥以外地區分配不足,並主張應將法案推遲表決。

交通與勞工領導者們敦促立法者儘快敲定方案,以避免明年年中將出現的預算削減,那將導緻裁員和芝加哥交通局巴士及地鐵服務減少。雙方立法者此前基本同意成立更具權力的「北伊利諾伊州交通局」以進行管理改革。

交通機構近期將2026年的資金缺口從原估算的7億美元降至2億美元,這部分得益於新的網絡銷售稅收入以及預計在明年2月實施的10%票價上調。交通機構表示,如果州政府不提供更多資金,2027年的預算赤字將昇至近8億美元。本報芝加哥訊

芝加哥的公交系統四通八達,給予市民在外出的便利。 梁敏育攝

大都會火車(Metra)是通勤族的最佳交通選擇。 梁敏育攝

芝加哥的地鐵系統在芝市各社區的重要街道都設有地鐵站,方便民眾與遊客的生活需要。 梁敏育攝

美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