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長選舉激發全城投票熱情

根據《amNewYork》對市選舉局提早投票( Early Voting)數據的分析,今年紐約市長選舉的提早投票創下了非總統選舉年度的新紀錄。

在為期9天的提早投票期間(10月25日至11月2日),共有732,866名選民提前投下選票,為2019年實施早期投票制度以來非總統選舉年度的最高紀錄。

根據數據顯示,嬰兒潮世代(Boomers)與X世代選民主導了整體早期投票,佔比達 58%(其中44至60歲者占24%,60歲以上者占34%);18至44歲的年輕選民則佔了近42%。

今年的早期投票人數甚至超過前市長白思豪在2017年連任時獲得的726,361張選票,也逼近現任市長亞當斯2021年勝選時的753,901張,以及白思豪2013年的752,604張。

儘管在早期投票前幾天以中老年選民居多,但在11月1日至2日的最後週末,年輕選民踴躍出現,短短兩天內就有超過25萬名選民到投票站提前投票。

前州長柯謨對此表示,這股高漲的投票熱潮,尤其是上週由年長選民帶動的部分,顯示他的競選團隊有望在周二選舉日上演「逆轉勝」。柯謨長期以來在年長選民中表現較佳,而民主黨提名人馬姆達尼則受到年輕選民青睞。

柯謨指出,高投票率意味著民調可能無法真實反映選情現況。「當投票率高到這種程度時,任何民調都不再準確,因為所有民調都必須依賴投票率預測,而這次的投票熱度是前所未見的。」他在周一於下城耆英會造勢時對記者表示。

雖然柯謨近一周以來已在多份民調中縮小與馬姆達尼之間的差距,但仍落後對方約6%至15%不等。共和黨候選人斯里瓦同樣在年長選民中有不錯表現,而史坦頓島高投票率更可能對他有利。根據市選舉局資料,史坦頓島共有53,721名選民參與早期投票,佔該區16.8%的有效登記選民;相比之下,布朗士僅有58,661人提前投票,佔比7.95%。

馬姆達尼周一在市政廳外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龐大的早期投票數對民主制度是一件好事,並重申他「有信心,但不自滿」。「越多紐約人投票,我們的城市就會越好。當紐約人能在民主中看見自己的掙扎與力量,並親身參與其中,民主就會更堅實,而我們的運動也會更強大。」他說。

據《amNewYork》分析,年輕選民的投票熱點主要集中在布布碌崙、曼哈頓與皇后區的多個市議會選區。其中,布碌崙第35選區(涵蓋富爾頓區與皇冠高地等地)年輕選民投票最多,18至44歲選民共17,659人。

至於60歲以上選民投票最多的地區則是曼哈頓第4選區,共有12,439名選民提前投票,該區涵蓋上東區(Upper East Side)及Stuyvesant Town/Peter Cooper Village等社區。早期投票期的最後一天——11月2日(周日)——為整段期間投票人數最高的一天,超過15萬名選民前往投票站。相對地,投票最冷清的一天是周四,當日因暴雨成災,僅有26,129人出門投票。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9日提早投票創紀錄,紐約市長選舉激發全城熱情。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