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從紐約、新澤西到加州,全美數以百萬計選民本週在多州參與地方與州級選舉,這是自去年總統大選以來,美國首次大規模投票活動。
在紐約市長辯論中,從左到右依次為:獨立候選人、前紐約州州長柯謨,共和黨候選人斯利瓦和民主黨候選人、州議員馬姆達尼。美聯社
綜合美聯社及《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報道,新澤西州、維珍尼亞州的週二(4日)「非大選年」投票,以及紐約市長選舉,將成為選民表達對全國與地方現況看法的重要機會。《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已展開一系列多平台報導,全面分析今年選舉的核心議題,並預測2026年期中選舉的政治走向。
這次投票結果或可窺見美國民眾對當前政治與經濟情勢的態度,也將揭示兩黨在距離2026年關鍵期中選舉一年前的實力與弱點。
在加州,民主黨人要求選民批准重劃該州國會選區,以因應全國範圍的重新劃界之爭。結果將直接影響明年華府的權力平衡,以及眾議院的控制權。
對兩黨而言,這場選舉都關係重大。《ABC新聞》、 《華盛頓郵報》與《益普索》(Ipsos)聯合民調顯示,約三分之二美國人認為國家「走在錯誤的道路上」,僅三分之一認為「方向正確」。
雖然此比例略低於去年同期的75%,但調查指出,仍有六成美國人將目前的通膨歸咎於總統特朗普。
超過六成美國人不滿特朗普對經濟、聯邦政府管理與關稅政策的處理方式,另有64%認為他在擴張總統權力上「走得太遠」。
同時,68%的美國人認為民主黨「與人民脫節」,63%對特朗普抱有同樣看法,另有61%認為共和黨也與民意脫節。
在聯邦政府持續關門之際,選民將透過本季選舉表達對國家現況的態度。民主黨與共和黨及特朗普政府仍陷於預算與健保開支的對峙中。
目前,數十萬聯邦雇員薪資遭凍結,多項聯邦項目面臨中斷風險。美國民眾普遍將責任歸咎於兩黨的政治僵局。觀察人士指出,本週部分選民投下的選票,或將成為打破政治僵持、促使政府重新開門談判的重要信號。
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