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周2025|證監葉志衡稱持牌虛產服務提供商逾190家 按年翻倍

香港金融科技周期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葉志衡發言披露香港虛擬資產監管重磅進展:2025年持牌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已逾190家,數量較去年翻倍。
 
葉志衡強調,證監會堅持「Plan(規劃)-Build(建設)-Grow(發展)」三步法推進監管,避免盲目求快。去年承諾的「Aspire Roadmap」虛擬資產發展路線圖,已於今年2月公布並圍繞五大支柱推進。截至11月,12項關鍵任務完成6項,目前整體處於「規劃與建設階段」,預計明年此時進度將更接近完成。

相關文章:金融科技周開鑼 李家超稱港擁逾1200家金融科技公司 料2032年行業收入逾6000億美元

虛擬資產監管「慢於預期」

他提到,當日兩項政策放寬頗受關注,一是允許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ATP)與集團內全球流動性池互動,契合虛擬資產全球性特質,未來將依經驗進一步放寬;二是取消專業投資者交易虛擬資產的「12個月業績記錄」限制,拓寬其產品選擇空間。

相關文章:證監會發通函便利虛擬資產平台 連接全球流動性及擴大服務範圍

談及行業熱點,葉志衡判斷全球虛擬資產監管協調「慢於預期」,因制定法規需長時間推進,如香港自2018年搭建監管體系至今已8年,美國亦需明確框架;而傳統金融與數碼資產融合需「回歸基礎」,先解決技術風險、反洗錢等問題,完善基礎設施安全防線。

未來數月將聚焦三大重點

證監未來數月將聚焦三大重點,一是盡快發布「數碼資產交易牌照」與「託管牌照」諮詢總結,借鑒現有牌照體系推出「升級式」監管,避免等待立法耗時1.5至2年;二是啟動「加速器計劃」,搭建監管與從業者溝通橋樑,加速產品落地,並引導業者借鑒傳統金融經驗;三是推進加密技術風險監測,重點防範反洗錢、託管安全與市場不當行為,已啟動市場調查,計劃為數碼資產市場搭建類傳統證券的監測基礎設施。
 
葉志衡表示,證監將持續以「steadfast(堅定不移)」原則平衡創新與風險,未來將透過更多場合通報進展,助力香港鞏固全球數碼資產樞紐地位。

相關文章:證監梁鳳儀稱持牌虛擬資產平台 准與海外關聯平台共享全球訂單簿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