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代表團上周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前運輸及物流局常任秘書長、剛調任創科局常秘的蔡傑銘亦有隨團,親身感受國家在城市規劃與基建發展上的宏圖、魄力和速度。其中雄安城際站的「站城一體」規劃、「同步設計與一體開發」的實踐,令他深深體會到「基建先行」是推動區域發展的關鍵引擎。
雄安新區交通樞紐與城市無縫融合 與北都基建先行理念呼應
運輸及物流局今日(28日)在Facebook發文,提到蔡傑銘在雄安新區啟動區,見證了交通樞紐如何與城市功能無縫融合,創造以人為本的生活空間。這種規劃思維正與北部都會區「基建先行、創造容量」的理念相互呼應。特區政府正全力推動北都一系列主要運輸基建項目,包括古洞站、洪水橋站、北環線主線和北都公路,以加強各新發展區之間以及與其他地區的連繫,讓運輸基建帶動產業、居住和社區的發展。





港府推動跨境鐵路項目 契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四中全會強調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這與特區政府推動跨境鐵路項目緊密契合。北環線支線及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正全速推進,爭取分別於2034 及2035年實現通車,以強化北部都會區與大灣區城市的聯動,助力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路政署正制訂《香港鐵路標準》,廣泛吸收包括國家在內的世界級鐵路規範,引進內地創新技術與流程,為降低成本、縮短工期奠定基礎。特區政府亦鼓勵內地企業參與北部都會區項目,以善用其資源與能力,加強兩地合作。蔡傑銘指,這正正是特區政府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的例證。
他提到,洪水橋/厦村及元朗南新發展區將打造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相信透過創新技術應用能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效能,並吸引相關產業與人才,讓北都成為大灣區的「超級增值平台」。特區政府可探索與內地在鐵路技術、智慧交通等領域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發揮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角色。
蔡傑銘表示,將以國家規劃為鏡,以四中全會精神為綱,緊握北都發展機遇,透過基建先行、機制創新與區域協同,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為香港譜寫融入國家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