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業不僅是旅遊業的門面,更是旅客探索城市的第一站。港島海逸君綽酒店的總禮賓司容嘉晴(Kathryn),化身「萬能鑰匙」助住客處理各種棘手事務,從追蹤失物到充當文化嚮導,從不言倦;登臺酒店客務經理廖煥姿(Cherry)則坐鎮前台,宛若酒店的「核心樞紐」,為客人設計獨特行程,又與旅客締結深厚情誼。旅客踏足酒店一刻起,她們已準備好令客人感受香港的好客精神。
「我本身很喜歡與不同人接觸溝通,也很樂意為客人解決問題。」Kathryn大學時已在港島海逸君綽酒店實習,畢業後繼續留下在禮賓部大展身手,十年內晉升至總禮賓司,更獲世界酒店專業組織—「國際旅館金鑰匙協會」(Les Clefs d’Or)頒發「金鑰匙」,成為業界模範。
在業界深耕逾15年的Cherry ,修畢酒店管理課程後,加入登臺酒店創始團隊一起「打江山」,見證酒店立足成油麻地區的精品酒店,讓她倍感自豪。每天駐守前台她從不厭倦,「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交流,每一日的工作也充滿新鮮感」,她視酒店工作為終身職業,出外旅行時也向外地酒店借鏡取經。
禮賓菁英如萬能鑰匙 為客解憂從不言拒




酒店業是「充滿活力和人性化的行業」,Kathryn說,笑容始終是最直接的好客方式,「多謝」、「唔該」等感謝語永遠不嫌多。她堅信禮賓部團隊更要有「Never say no to a guest」的信念,為客人提供多元選擇。「行內說禮賓司是『The Key to Everything』」Kathryn笑著分享,「當客人遇到問題,只要找到衣襟『帶住鎖匙的人』,我們就會幫你解決所有麻煩。」從接待客人、行李寄存、安排交通、預訂餐廳,到規劃行程和推介地道景點等,都是對他們款待技巧的試煉。
一次有位貴賓客人由英國抵達酒店時,堅稱在香港遺失行李。團隊循航班、機場和包車等追查卻一無所獲,她靈機一觸,猜想行李或許在英國丟失,聯絡當地機場後果然有好消息,最後安排客人返英時領取,令對方非常驚喜,「很多時要『Think out of the box』,就如找失物時不能只專注香港。」正是這種靈活變通,讓Kathryn深受旅客信賴,更跟不少重訪香港的熟客建立友誼,「他們每次重訪酒店,第一件事是擁抱我,由剛互相認識,慢慢變成家人一樣。」有客人更會送她芝士、杜拜巧克力作手信。
前台如中樞系統 巧心佈置浪漫慶典





前台櫃枱便猶如酒店的中樞系統,Cherry為自己定下工作目標︰「旅客到埗第一眼接觸的就是前台,希望每位都能感受到我們的重視」。
她認為優秀的前台不是「死板」的客戶服務櫃位,要主動行多一步,當客人詢問前往機場的方法,她不僅提供交通方式,還會預算車資、車程時間,甚至代為預訂車票等,「需要無比的耐性和充分的溝通,設身處地為客人著想。」
有次,她接待一對來港慶生的英國夫婦,不僅佈置房間、準備生日蛋糕,當她得悉二人適逢週年紀念,便趁夫婦倆在前台辦理手續時拍下照片,製作心意卡相贈,更預訂海景餐廳酒吧,為他們炮製完美週年約會,「雖然只是小舉動,但希望客人留意我們的服務細節。」公餘時她更親自帶夫婦二人逛遊酒店附近的廟街,品嚐雞蛋仔和煎釀三寶,介紹老字號茶餐廳,一嘗地道風味,希望「每位旅客離開時也想起我們的貼心服務。」難怪該對夫婦重訪香港也首選下榻Cherry的酒店,他們亦成為好朋友,不時互相分享家庭點滴。
正因為Kathryn迎難而上的信念、Cherry親切甜密的心思,她們今年在香港酒店業協會舉辦的「香港酒店從業員好客服務獎」中,分別榮獲禮賓部和前台部組別的金獎。她們盼以身作則,激勵團隊繼續精益求精。
化身「萬事屋」 靈活應對奇難雜症


酒店每天都會迎來形形色色的旅客,每天有千奇百怪的問題和求助,這個時候酒店前線往往要化身「萬事屋」,成為旅客的最佳依靠。
Kathryn曾為一位退休南非記者充當解說達人,那位旅客每到不同地方,也會逗留三至四周,深入了解當地風土。好奇心重的他每晚回到酒店,都向Kathryn分享用相機拍下的叉燒、燒賣、蛋撻等美食並問東問西,Kathryn逐一耐心講解香港美食的獨特文化和生活日常。離開時,該位旅客親書感謝信並承諾再訪,約定讓Kathryn帶他更深入地認識這個獨特的城市。
Cherry亦為過一對內地情侶送上特別服務,當她得知女住客因密室恐懼症、不欲乘坐電梯後,便安排最低樓層的客房,每天亦盡量陪伴他們一起行樓梯。Cherry回憶當時她穿著高跟鞋,當作是在做運動,邊走邊閒聊,好讓他們放鬆心情。女住客事後特別感謝Cherry的體貼細心,對有人願意陪他們行樓梯尤感驚訝。
旅遊事務署與香港旅遊發展局的「嶄新傑出服務獎勵計劃」,推出《我要讚佢 — 好客香港》系列報道,表揚發揮好 客精神的旅遊相關行業前線從業員,與業界和公眾分享他們的好客故事,鼓勵大家一齊做多一步,發揮好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