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導演羅寶紀錄片「以愛之名」今公映

香港年青女導演羅寶(Elizabeth Lo)歷時三年,精心製作了紀錄片電影「以愛之名」(Mistress Dispeller)今起紐約公映,10月24日全美公映。

這部紀錄片聚焦於一位在中國大陸工作的「小三勸退師」王真兮,講述她如何在夫妻與第三者之間遊走,成功挽救了一段婚姻的真實故事。

近10年來,中國大陸出現一種獨特的職業「小三勸退師」,他們的職責是處理婚外情,就像婚姻諮詢師一樣,專門幫助客戶勸退或驅散第三者。電影「以愛之名」以幽默的視角展現了這一職業,影片中的角色均為真實人物,帶給觀眾一種新奇的觀影體驗,也因為來自真實家庭,這部紀錄片不能在中國大陸公映,以免影被訪的家庭。

羅寶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她從小就對愛情故事充滿熱愛。在香港生活時,每次去租賃店時,總是優先選擇愛情片,這些理想化的浪漫故事影響了她對愛情的理解,但現實世界的真實情感卻截然不同,作為導演,她希望通過鏡頭展現這樣的愛情,並以婚姻危機為切入點。

羅寶說,她最初跟拍六對夫妻有婚外情的紀錄片,由於題材敏感,幾年來有多位當事人在拍攝過程中選擇退出,而他們也不得不尊重這些決定。最後只公映跟拍了一對李姓夫婦的故事。

中國近年來離婚比率相當高,早在2016年,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因婚外情導致的離婚人數已超過760萬,佔離婚總數的50.16%。

羅寶表示,用了三年全程跟拍從事小三勸退師的王真兮,接到河南洛陽李太太的委托後,如何接觸李先生和來自鄭州的第三者菲菲,最終讓菲菲同意退出三角關系,而三人也答應讓電影發布。

羅寶透露小三勸退師的工作,本身就涉及一定程度的隱瞞,而劇組必須考慮如何拿捏好道德尺度。「在拍攝初期,王真兮和李太太都知道我們在記錄小三勸退師的工作,也認為她們的參與能夠幫到其他遇到婚姻問題的夫妻。」然而,為了保持勸退過程的真實性,李先生和菲菲在拍攝初期並不知道王老師的真實身份。電影完成後,也做好了準備,若是當事人不同意紀錄片上映,劇組就把內容改為關注多種愛情產業的藝術片。幸好三人都選擇繼續參與,但條件是不要在中國上映。

《以愛之名》今起在IFC公映,地點曼哈頓6大道323號。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以愛之名」紀錄片中,職業為「小三勸退師」的王真兮。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