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華醫院與UCSF(亞太醫學生協會APAMSA)合作推動的「實習與師徒指導計劃」,10月17日中午在醫院會議室舉行歡迎午餐會,正式迎來第三批共19位三藩市加大(UCSF)醫學院一年級亞裔醫學生。
這項計劃2023年啟動,旨在讓年輕的亞太裔醫學生能深入華埠社區,透過實習與跟診,瞭解華人病患的實際需求,培養文化敏感度與社區服務精神,進而吸引更多年輕醫生未來回流社區工作,緩解華埠地區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
東華醫院總裁(候任)兼財務總監鍾啟國向實習醫學生介紹了東華醫院的歷史和宗旨,以及在抗疫期間對守護社區健康安全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這項實習計劃對社區長遠發展有深遠意義。」他說:「我們希望有新的醫生加入到我們的社區服務。這幾年,我們一直缺乏各類專科醫生,因此啟動實習生計劃,希望能吸引這些實習醫生在完成學業後,願意再回來服務華人社區。」他透露,這批實習醫學生將分派到醫院不同的門診與部門。「我們非常歡迎,也希望社區和醫生團能一同支持這些未來的醫生,讓社區擁有更多更好的醫療人才。」
內科主任林欣怡醫生介紹,這個實習計劃三年前只有7名學生,第二年增至36人,今年共有19名學生參加。
「這些學生都是UCSF醫學院一年級的新生,我們會分派他們到不同診所與教學現場,採用師徒制的方式,跟隨主治醫生學習與實踐。」
她強調,希望這群學生透過一段時間的實習,能更熟悉華人社區的文化背景與醫療需求。「我們希望他們畢業後回來服務,成為社區醫療的中堅力量。」
醫學生何穎儀在分享時表示,她在三藩市出生長大,父母來自廣州,因此對華人文化有深厚的情感。「我對急診或外科特別有興趣,很希望將來能回來為自己的社區服務,幫助更多病人,也希望能讓更多華人移民感到就醫更自在、更有信任感。」
台灣籍醫學生黃以信說:「能在一年級就深入第一線的醫療現場,讓我更瞭解基層醫療的真實需求,這對我未來的學業和專業發展幫助非常大。我很感謝東華醫院給我們這樣寶貴的機會。」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