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未止 科技金融戰緊接上演

新一輪的中美貿易戰,更準確地說,自今年年初特朗普再次上台掀起,以至早於他首屆任期時(2018年)單方面發動的中美關稅戰,根本一直都沒有停過。戰火範圍更由最初的關稅貿易問題,進一步擴展至全面的科技戰、金融戰。

5月雙方互相降低關稅,以及先後在瑞士日內瓦、英國倫敦和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多輪貿易談判,還有就中國短片分享平台TikTok達成的所謂協議,若非全部都是假的,便是美方從來都未有切實執行過有關談判結果或停火協定,繼續在「休戰」期間不斷向中國開火。

這似乎是自詡談判專家的特朗普的一貫「屈人」技巧,在談判開始前高調開天殺價,希望增加自己的談判籌碼,逼使對手迅速求和。期間他還會不斷放風,聲稱雙方已達成這樣那樣的共識、協議或讓步,但其實大部分條件及說法都是美方一廂情願,藉此虛張聲勢,製造既定事實,企圖不戰而屈人之兵。

俄烏戰事談判便是最好例子,特朗普曾聲言可在上任24小時內令戰爭終結,實情是他當選已接近一年,兩國仍在交火。期間他多次聲稱俄烏已接近達成停火以至永久和平協議,強調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他關係很好,放風指烏克蘭已同意放棄部分領土。當形勢發展不如預期,他又威脅會對俄方採取更嚴厲的制裁措施,並相信烏方最終可以奪回所有領土等等。事實證明全部都是他在亂吹一通!戰事仍在實力和形勢佔優的俄方掌控之中。

一年一度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峰會將於本月底在韓國慶州舉行,特朗普早於一個月前已預告屆時他會與習近平會面,暗示兩國會在會面前後達成全面的貿易協議。但中方一直未有證實有關消息,虛假的消息又如何得以證實呢?

美國連俄羅斯都未能成功壓服,何況是政經綜合實力更強的中國?中方預計到特朗普又想重施「老屈」故技,決定先發制人,重手出招,對稀土產品實施出口管制。至於特氏威脅將中國進口貨品關稅重新增至100%,同樣是技窮老招,之前加到245%又如何。正如中國商務部的公告重申:我們不願打,但也不怕打!

打仗就是比併實力,不論是軍事熱戰還是貿易戰。限制稀土產品出口,對美國的殺傷力更勝暫停購買大豆。後者主要影響一部分的農民,對特朗普及其所屬的共和黨已很傷。限制稀土的影響範圍更廣,除了中方表面上針對的軍工產業,更致命是汽車、芯片及其他多種高科技產品的製造。受打擊的也不僅是相關行業的企業和工人,還有金融市場。

近期美國、日本等多個股市屢創新高,原因主要是貿易戰緩和、憧憬美聯儲減息,以及受惠於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帶動的所謂「價值重估」。此輪中美再度交鋒,反映之前的關係緩和只是暫時的;特朗普再次揮動關稅大棒,隨時會影響減息步伐;稀土對美國的科技股以至AI長期發展,更可能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價值重估」可能變成向下而非向上。

中美的貿易角力,以至在其他層面上的競爭,很大程度是長期和結構性的。即使接下來「特習會」真的順利舉行,也不可能通過一次會面便解決所有問題。

要聞